r>癫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癫疾也。与厥论巨阳之厥,发为 仆同义。
是明以癫为仆也。癫,经文作巅,故注云顶上曰巅。古字无巅,止作颠,后人加 旁遂作癫

亦或省作 ,《玉篇》痫,小儿 病也是也。且据《玉篇》,知癫痫实一病。《病源》亦云
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然则二字之分,分于年之长少也。《金匮》风引汤下云,治
大人癫、小儿痫,即此意。近世不晓此义,专指古之风邪为癫,而以别于子痫。执今之名,
检古之书,无怪乎其谓古方不可治今病矣!



<目录>卷二

<篇名>释淋

属性:《灵》、《素》、《本草》有五癃、癃闭之名,而仲景以下诸书并无之。考杨上善《太
素》
注∶癃,淋也。因知淋、癃乃一声之转。《毛诗・皇矣》与尔临冲,《韩诗》作与尔隆冲,
是其的证。所以通淋于癃者,以癃训罢。《汉书》云∶臣有疲癃之病。注∶癃,罢病也。而
《素问》说癃者,一日数十溲,则膀胱之胞罢疲矣,故得假借取义。近世不知此义,歧而二
之。徐灵胎《轨范》以癃、闭、利、淋四字为目,又自注云∶绝不便为癃。于此叹识字之难
!根据字当作麻,《说文》麻,疝类。则是麻之名,取义于腹痛,故仲景亦以少腹弦急,痛引
脐中为正。后世以其病状淋沥不宣,遂借淋字为之。详泉所撰《证原》中。



<目录>卷二

<篇名>释疝

属性:《说文》疝,腹中痛也。《释名》疝,犹诜也,气诜诜上也。然则腹气逆上作痛者疝也
,许
略而刘详耳!《金匮》寒疝正指此,故次于腹满下,不与狐疝同篇,其各条经文,不涉及前
阴一字。隋巢元方知此义,故《病源》载诸疝候,亦无涉及前阴,惟疝非前阴茎卵之病,故
女子亦得有之。如《素问》厥疝,《外台》血疝、石疝之属是也。疝以寒疝为正,若狐疝、
疝诸关前阴者,特以其兼腹痛,故以疝之名名之,其不兼腹痛,则直云阴缩、阴 而已,
诸经中自有条理可寻也。近世以狐疝为正疝,遂不识《金匮》寒疝为何病,而乌头等方乃废
。至张石顽《医通》、徐灵胎《轨范》,皆合狐疝、寒疝为一门矣,而浅者又目为肝气矣。



<目录>卷二

<篇名>释膈

属性:《素问》有隔,《伤寒论》有格,《病源》、《千金》、《外台》有鬲,音义皆相近,
而要非
今之所谓膈也。何以言之?隔为不便(经曰隔阳不便,王注亦屡曰隔,隔塞而不便写也,)即
仲景书之关元方书之内关外格也。格为吐逆(见《伤寒平脉法》,王注《素问》亦用之),义
取格拒。鬲为鬲气,其别有五,其症不一,不过寒食气结所为,皆与膈轻重悬殊。治隔可利
其二便,治格可平其胃气(据仲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症言),治鬲可运其阳气。若今之所谓
膈,乃吴江徐氏所谓胃口枯槁,不能受食者,实噎与反胃之极境,属六极,故多死,无药可
治。不得以鬲、膈字同,隔、格、膈音同而牵合之。



<目录>卷二

<篇名>释痰

属性:仲景书有浊唾,有涎唾。涎唾,后人或称淡唾。淡言其薄,以别于浊唾也。淡字去 加

为痰。《巢源》而下,唾皆称痰,即于唾之不薄者,亦称痰不称唾。如凝唾谓之胶痰,粘唾
谓之腻痰,皆与古书相戾也。第古人名病,必名其所可见,薄唾称淡,有淡可见,若无淡可
见,焉得冒淡之名?因知《金匮》四饮中之痰饮,虽本一作痰,而走于肠间之水,淡不淡尚
未可卜,仲景亦必不凭空名之。淡饮之淡,当为流字之误。走于肠间,正谓其流,与溢字、
悬字、支字,皆是状其水行以为别。水之行象,必得此四者方备。《巢源》论饮,悉本《金
匮》,于四饮独无淡饮,有流饮,所列流饮症状,正即《金匮》之淡饮,隋时《金匮》不误
,巢所据足为的证。《千金翼》配入留饮为五次,改悬饮为 饮,支饮为淡饮,而于肠间动
作有声之饮,亦作流饮,与巢氏合。缘“流”字似淡,传写误之,寻又改为痰,其迹显然。
近有粗知训诂者,谓痰字从炎,病必属火。根据彼论治,岂不大谬信乎?辨之不可不审也!



<目录>卷二

<篇名>释散

属性:脉有左右如相低昂者,谓之散,如树叶之动、榆荚之落,(《玉函》聂聂如落榆荚者,
名曰散
也。《八十一难》作厌厌聂聂。根据义当作 ,《广韵》 ,叶动貌; ,树叶动貌。)

轻而泛于水,(《素问》秋脉来急去散,故曰浮,又如物之浮,曰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