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出,暮盗汗,汗出反发热者,用桂枝加黄 汤。
\x黄 芍药桂酒汤\x
黄 桂枝 白芍药
上三味,以苦酒煮。如怕烦心,以美酒易苦酒。
\x桂枝加黄 汤\x
桂枝 芍药 生姜 黄 大枣 生甘草
桢按∶《金匮》治黄汗症,一曰身体痛,发热汗出而渴,汗出色如柏汁,脉自沉者,黄

已,胃火劳动而汗出,暮夜则营分有虚热而盗汗,然既汗出,则宜身凉,今因水邪内结不散
,故反发热,热久汗多,则皮肤之阴血,为热所灼,为汗所耗,久久必甲错,若再热,营气
热,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辄轻,旋又复重,则汗虽出,发热不减,身重不除,久久
内气必虚,肌肉 而动。内虚中气不得运,则胸中痛。元气上下不贯,则腰上有汗,下
,腰 弛痛,如有物在皮肤中而不和顺;剧者不能食,疼痛烦躁,小便不利,桂枝加黄
。按前一症,以汗出不固,水邪入营,郁而发热,热甚则发黄而渴,故以桂枝和营,以苦酒
引入血分,散其水寒,则热自退,脉不沉矣。但卫虚不宜多汗,故用黄 之力实卫耳。后一
症,即桂枝原方,加生姜、大枣、甘草,又饮热粥以助胃得汗,其加黄 实表固卫者何故?
盖治脉浮发热,汗多热不退之症,不得不用桂枝,以其多汗盗汗,又不得不用黄 ,此症因
水寒之邪,盘结不散,汗虽出而热不减,正所云汗出而邪不出者,故仲景于桂枝散表方中,
重加黄 ,佐以大枣、甘草、生姜,和其胃气,同功卫外,使其邪出而汗不出也。仲景以黄
汗列之水气门,不入黄胆症中;宇泰又以黄汗为黄胆之首,而水肿门略注一条,此亦互相发
明之意。然又有分别,汗出染衣,遍身无肿,乃黄胆中之黄汗,即《准绳》所云黄汗也。黄
汗染衣,发热胫冷,即仲景黄 芍药桂酒汤所治之黄汗也;黄汗染衣,若胫不冷,反发热,
即仲景桂枝加黄 汤所治之历节也。二症有肿不肿之分,故有水肿、黄胆之别。水寒之邪,
内结脉沉,当同伤寒例。太阳发热多汗之桂枝症,用辛温解肌,使其邪散身凉;不可同热病
门,热邪伏内,汗出热不退之症,用清里退热者比。



<目录>卷三\肿胀总论

<篇名>内伤肿症

属性:【肺虚身肿之症】泻利喘咳,面色惨白,或肿或退,小便清利,或气化不及,小便时闭
,大便时溏,即《金匮》脉沉自喘之正水,此肺虚肿症也。
【肺虚身肿之因】劳役过度,肺气久虚,清肃之令不行,下降之权失职,卫气壅遏,营
【肺虚身肿之脉】寸口细数,肺液干少;右关虚软,土不生金;尺脉细数,肾水不足
【肺虚身肿之治】肺燥者,生脉散。土不能生金者,四君子加杏仁、贝母。肾水不足,人
参固本丸。肺气不能收摄,都气丸。
\x生肺散\x
人参 拣麦冬 北五味
气逆加橘红,有痰加贝母,嗽多喘满加桑白皮,小便不利加杏仁。
\x四君子汤\x 治肺气不足。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
气逆加橘红。
\x人参固本丸\x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人参
痰加贝母。
\x都气丸\x 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
凡治虚证,当明阴阳,如阴虚当养阴,阳虚当养阳。如面色惨白,二便清利,气怯神离
,肺之真阳虚也,当用四君子汤。若喘咳骨蒸,痰火上逆,痰中带血,此肺之真阴虚也,又当



<目录>卷三\肿胀总论

<篇名>内伤肿症

属性:【肺热身肿之症】喘咳烦满,不得仰卧,喘息倚肩,身首皆肿,小便赤涩,此即《内经
》诸气 郁,肺热成肿之症也。
【肺热身肿之因】肺热叶焦,肺气怫郁,升降之令不行;治节之官失职,则经络壅闭,
营卫不谐,而遍身头面皆肿矣。
【肺热身肿之脉】右寸洪数,肺热之诊。关脉实大,胃火刑金。尺脉数大,肾火上炎。
左关弦数,木火侮金。左寸洪数,心火克金。
【肺热身肿之治】宜清肺者,家秘泻白散。兼风者,加防风。燥者,二冬二母汤。心火
克金,泻心汤。肝火刑金,泻青丸、龙胆泻肝汤。肾火刑金,凉八味丸。阳明多火,肺受熏蒸,葛
根石膏汤。水饮射肺,面浮喘逆,不得卧者,葶苈清肺饮。
\x家秘泻白散\x
川连 黄芩 石膏 甘草 桑白皮 地骨皮
\x二冬二母汤\x
天冬 麦冬 知母 贝母
\x泻心汤\x
黄连 半夏 甘草
\x泻青丸\x
当归 川芎 栀子 龙胆草 川大黄 羌活 防风 甘草
大便滑者去大黄,身无痛不发热,去羌活、防风,有寒热加柴胡,舌赤加黄连
\x龙胆泻肝汤\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