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远温服。
\x四君子汤\x 拣人参 坚云苓 焦白术 炙甘草 \x四物汤\x 拣归身 大川芎 杭白芍 怀熟地 \x六味丸\x 怀熟地 怀山药 酸枣皮 坚云苓 牡丹皮 光泽泻 \x八味丸\x 熟附片 土肉桂 怀熟地 淮山药 牡丹皮 坚云苓 光泽泻 酸枣皮(即山萸肉)
\x补中益气汤\x 北黄 拣人参 拣归身 炙甘草 广陈皮 银柴胡 绿升麻 焦白术 凡疠疾初起。非虚弱者。忌 术。以 固表壅中。为溃疡所忌。
\x十全大补汤\x 肉桂 黄 云苓 焦术 炙草 熟地 归身 川芎 白芍 人参 \x归脾汤\x 茯神 龙眼肉 净枣仁 北绵 拣人参 炒于术 广木香 炙甘草 生姜红枣引。薛氏加远志肉、当归各一钱。
\x养血汤\x 拣北 (一两) 拣归身(五钱)
\x人参理中丸\x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x四神丸\x 肉豆蔻(二两) 补骨脂(四两) 五味子(二两) 吴茱萸(一两浸炒) 老姜(八两)
红枣百粒。煮熟。取枣肉和末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x清暑益气汤\x 北 (钱半) 人参(五分) 白术(五分) 苍术(钱半) 归身(三分) 五味(九粒) 黄柏(三分) 神 曲(五分) 陈皮(五分) 青皮(三分) 泽泻(五分) 升麻(三分) 葛根(三分) 甘草(三分)
食远服。
\x疠疾回阳起痿方\x 附片(二两) 肉桂(一两) 破故纸(一两) 续断(两半) 蛇床子(两半) 首乌(二两) 枸杞(二两)
\x升麻汤\x(补)
升麻(三分) 防风(三钱) 官桂(二钱) 人参(三钱) 云苓(三钱) 羌活(二钱) 犀角(二钱)
共为末。每服四钱。
\x小儿麻木遍身多癣方\x(补)
苦参(三两) 当归(二两) 川芎(二两) 元参(二两) 土麻仁(四两) 防风(二两)
蝉蜕(一两) 羌活(二两) 全蝎(二两) 风子肉(二两) 蒺藜(六两) 大黄(两半煨)
老米糊为丸。早晚各四钱。茶送下。
\x四生散\x 兼治耳目痒。脚膝生疮。及遍身生癣。
北绵 节羌活 白蒺藜 节白附(生用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五钱。薄荷汤送下。如肾脏风。下肿生疮。以猪腰子劈开入药二钱。合定纸包煨熟。空心细 嚼。盐汤送下。
<目录><篇名>攻下诸方属性:\x通天再造散\x 与小神丸相连间服。虚者慎用。
煨大黄(七钱) 郁金(三钱) 皂刺(两半) 丑牛(六钱即牵牛子)
上为末。早起面东服五钱。酒调下。食后必泻出恶物。及各色虫。先服三早。次服小神丸。至十日。又停三 日。每日服末药一次。三日后。又服丸药如前。
\x追命散\x 此方较通圣散稍缓而力勇。
川大黄(斤半) 皂角刺(斤半) 川郁金(五两)
上为末。酒调。每服三钱。量人虚实加减。泻下赤虫。其病日近。泻下黑色者日久。隔五六日服一次。以虫 尽为度。勿令病患知。恐藏匿不出。
\x二圣散\x 保命 大黄(半两) 皂角刺(三钱)
先将皂角刺烧灰为末。用大黄煎汤。调下二钱。早服桦皮散。中以升麻汤下泻青丸。晚服二圣散。
\x行药方\x 巴豆肉(五钱净油) 生大黄(一钱) 明雄黄(一钱) 广木香(一钱)
上将巴豆肉捣烂。取老米饭数合。醋煮。擂烂成糊。入各药杵匀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茶送下。如大 泻。即停勿服。服小神丸十日。即停三日。每日服行药丸十粒。三日三次。后又服小神丸。以后俱照此例。
又服小神丸。当兼针灸熏洗诸法治之。令病易愈。宜谨守戒忌。
\x汗后下药方\x(补)
家桃仁(一钱) 京赤芍(一钱) 当归尾(八分) 尖槟榔(一钱) 老枳壳(钱半) 淮木通(钱半)
条黄芩(八分) 小甘草(八分)
姜皮灯心引。另包大黄四钱。芒硝三钱。冲服。
<目录><篇名>外治诸方属性:\x洗疠疮方\x 蓖麻皮 苦楝皮 马齿苋 槐树皮(各四两)
煎水洗。
\x又洗药方\x 草 苍耳子 北防风 鲜松毛 杉叶 左缠藤 侧柏叶 荆芥 银花 共煎水洗。
\x发汗方\x 洗同。非遍身麻木。但洗可也。
蔓荆(一两) 荆芥穗(一两二钱) 威灵仙(两半) 麻黄(两半) 蛇床(一两) 北细辛(八钱)
白芷(六钱) 苍术(一两) 川花椒(一两) 嫩苦参(一两) 川黄柏(一两) 何首乌(八钱)
此方宜洗不宜服。
外加苦参皮、过墙草、侧柏叶、家艾叶、同煎水洗之。后用川花椒五钱。为末。醋调擦身。除虫止痒。
\x平常熏洗方\x 净银花 花椒叶 老松毛 侧柏叶 苍耳草 老艾叶 过墙草 苦楝皮 同煎水洗。
\x洗大麻疯方\x 苍耳草 朴硝 \x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