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369-王氏医案绎注-第70页

减。乳汁大流。再以前方 去通草加麦 投之。服后仍腹痛。复下瘀块累累而诸恙若失。或问先生尝言产后腹无痛苦者 。不可妄行其血。此证恶露已行。腹无疼胀。何以断为瘀阻而再行其血耶。孟英曰∶正产如 瓜熟蒂落。诸经荫胎之血。贯串流通。苟有瘀停。必形痛胀。堕胎如痈疡未熟。强挤其脓。
尚有未化之根 。不能一齐尽出。所以胎虽堕而诸经荫胎之血萃而未涣。浅者虽出。深者 尚留 。况是血旺之躯。加以温升之药。抛其顺行之路。窒其欲出之机。未到腹中。胀疼奚作。吾 以循经通络宣气行瘀之法。导使下行。故出路始通。而后腹痛瘀来。然必有脉可征。非谓凡 属堕胎。皆有是证也。(瘀血为患方。生桃仁研三钱。泽兰叶三钱。焦楂杵一钱半。茺蔚子 杵先四钱。原红花六分。丹参三钱。旋复包先三钱。方通草一两。生蛤壳杵一两。丝瓜络五 钱。四味先煮清汤代水煎药。琥珀研冲八分。嗣去通草。加生麦芽八钱。) 锁容亭姊患时疟。顾某一手清解。业已安谷下榻。忽然气逆肢寒。神疲欲寐。耳聋舌謇。杳 不知饥。大便仍行。别无痛苦。顾知其素患脱血。元气久虚。改用参附等药。势愈剧。孟英 切脉弦缓。视苔黄腻。乃胎之初孕。阻气凝痰。窒碍枢机。治当宣豁。以石菖蒲枳实旋复半 夏黄连茯苓橘皮葱白海蜇竹沥为方。投匕即效。三啜霍然。继而锁绳先室患疟。而驯致脘痞 呕呃。鼻冷自汗。不食不眠。脉来歇止。医者危之。孟英视之。亦痰为患耳。即以此方去葱 竹沥。加薤白蒌仁竹茹投之。果验。(豁痰流气方。石菖蒲次入二钱。炒枳实一钱。旋复 包先三钱。制半夏二钱。姜炒川连八分。云苓三钱。陈皮一钱。鲜葱白次入一钱半。淡海 先煎一两。姜竹沥一酒杯冲。锁妇病。即以此方去葱 竹沥。加鲜薤白打。次入三钱。姜蒌 仁研三钱。) 高石泉媳骨小肉脆。质本素虚。冬间偶涉烦劳。不饥不寐。心无把握。夜汗耳鸣。冯某连进 滋阴。病日甚。孟英察其左寸甚动。两关弦滑。苔色腻黄。乃心肝之火内燔。胃腑之气不降 。阴亏固其本病。滋填未可为非。然必升降先调。而后补之有益。授盐水炒黄连石菖蒲元参 丹参栀子石斛小麦知母麦冬竹叶莲子心等药。服之即应。续予女贞旱莲牡蛎龟板地黄善后而 瘥。书云∶喘无善证。喘而善汗。尤属可危。(调升降靖心肝方。盐水炒黄连一钱。石菖蒲 次入二钱。元参片一两。花麦冬四钱。二味泡冲去渣。丹参三钱。黑栀皮一钱半。石斛先煎 一两。北小麦四钱。酒炒知母三钱。鲜竹叶二钱。莲子心一钱。此方得力。大致在苦辛并用 。大凡阴虚火升之证。骤用苦寒泻之。甘寒濡之。升浮之火热不能骤降。本身气机既不下行 。药饵亦无所用其力。一惟化裁重药轻投之义。使一派阴药能升浮于上焦气分而复下降。则 火平气敛。阴药乃借以奏功。嗣前方去连菖栀斛小麦竹叶莲心麦冬。加女贞杵五钱。旱莲草 四钱。 牡蛎杵四两。血龟板杵二两。二味先煨八钟。大生地八钱泡煎去渣。) 潘肯堂室仲冬陡患气喘。医治日剧。孟英诊曰∶两气口之脉。皆肺经所主。今肺为痰壅。气 不 流行。虚促虽形。未必即为虚谛。况年甫三旬。平时善饭。病起于暴。苔腻痰浓。纵有足冷 面红不饥不寐自汗等证。无非痰阻枢机。有升无降耳。遂予石膏黄芩知母花粉旋复赭石蒌仁 通草海 竹沥菔汁梨汁等药。一剂知。二剂平。乃去二石。加元参杏仁。服旬日而安。俟其 痰嗽全蠲。始用沙参地黄麦冬等以滋阴善后。(生石膏一两二钱。生赭石杵五钱。同先煨六 钟。酒炒知母四钱。姜汁炒花粉四钱。旋复包先三钱。姜蒌仁研四钱。方通草三钱。淡海 先煎一两。姜竹沥两酒杯冲。整莱菔整北梨各一两同绞汁冲。嗣去二石。加元参片五钱泡冲 去渣。苦杏仁一钱半。俟其痰嗽全蠲。去枯芩花粉旋复通草竹沥菔汁。加北沙参八钱。大生 地八钱。花麦冬四钱。二味泡煎去渣。) 室女多抑郁。干嗽为火郁。王杞庭姊年逾 梅。陡患干嗽。无一息之停。目不交睫。服药无 功。孟英诊焉。两脉上溢。左兼弦细。口渴无苔。乃真阴久虚。风阳上僭。冲嗽不已。厥脱 堪虞。授牡蛎龟板鳖甲石英苁蓉茯苓熟地归身牛膝冬虫夏草胡桃肉之方。药甫煎。果欲厥。
亟灌之即寐。次日黄昏犹发寒痉。仍灌前药。至第三夜仅有寝汗而已。四剂后诸恙不作。眠 食就安。设此等潜阳镇逆之方。迟投一二日。变恐不可知矣。况作郁治而再用开泄之品耶。
故辨证为医家第一要务。(冲脉系于肝。冲嗽即肝阳贼肺之嗽。大熟地一两泡汤去渣。用汤 先煎 牡蛎杵六两。血鳖甲杵四两。血龟板杵一两。紫石英三钱。四味先煨六句钟。取汤煎 淡苁蓉一钱半。云苓三钱。当归身二钱。制牛膝五分虫草一钱五分。连衣胡桃肉研三钱。) 寓意草谓伤风亦有戴阳证。此为高年而言。然有似是而非者。黄鼎如母年登大耋。季冬感冒 。痰嗽气逆。额汗颧红。胸痞不饥。神情躁扰。孟英诊脉。左弦疾而促。右滑数而溢。苔色 满布。系冬温挟痰阻肺。治节不伸。肝阳鼓舞直升。罗谦甫有治痰火类孤阳之案。颇相似也 。以小陷胸汤加薤白旋复赭石花粉海 凫茈竹沥为大剂投之。痰活便通。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