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369-王氏医案绎注-第54页

br>按之数。阴虚挟热。此方系脉证互参。西洋参三钱。镑犀角羚次尖各四钱。同炭煨八句钟。
元参片一两。大生地八钱。泡煎去渣。济银花一两五钱。生绿豆一两。黑栀皮三钱。云茯苓 三钱。鲜茅根五钱。童便一大酒杯煎去头尾冲。)外以烧铁淬醋令吸其气。龙牡研粉扑汗。
生附子捣贴涌泉穴。引纳浮阳。两服血止。左脉渐起。又加以龟板鳖甲(血龟板杵四两。血 鳖甲杵二两。二味同先炭煨六句钟。)服三帖神气始清。各恙渐息。稍能啜粥。乃去犀羚。
加麦冬天冬女贞旱莲投之。(花麦冬四钱。明天冬切六钱。女贞子杵五钱。旱莲草四钱。)眠 食日安。半月后始解黑燥矢。两旬外便溺之色始正。予滋补药调痊。
姚令舆室素患喘嗽。而病春温。医知其本元久亏。投以温补。痉厥神昏。耳聋谵语。面青舌 绛。痰嗽不眠。孟英诊之。脉犹弦滑。曰∶证虽危险。生机未绝。予犀角羚羊元参沙参知母 花粉石膏。以清热息风救阴生液。(镑犀角羚次尖同先煎各四钱。元参片泡煎去渣一两。北 沙参八钱酒炒知母四钱。南花粉四钱。生石膏先煎一两六钱。)佐苁蓉石英鳖甲金铃旋复贝 母竹沥。以潜阳镇逆。通络蠲痰。(淡苁蓉一钱半。作潜阳反佐。紫石英杵三钱。血鳖甲杵 二两。楝核杵三钱。旋复包先三钱。四味同先煨八句钟。川贝母杵一两。姜竹沥两大酒杯冲 。以咸苦潜镇之品。引药力下行。合贝沥为降中有升。)三剂而平。继去犀羚石膏。加生地 。(大生地泡煎去渣八钱。)服旬日而愈。
马香谷患溺秘欲死。孟英视之。脉坚体浓。口渴苔黄。(脉坚则阳实。阳实则能任苦寒。)投 知柏栀楝犀苑蒌茹之药。送当归龙荟丸而瘳。竟不复发。(酒炒知母三钱。酒炒川黄柏一钱 。黑栀皮三钱。川楝核杵先三钱。镑犀角先煨八钟四钱。蒌仁研四钱。姜竹茹四钱。药送龙 荟 丸三钱。肝为风脏。肝热极为风升。风升则周身之气不降。溺秘欲死者。内风升也。犀角靖 内风。) 谢某患嗽。卧难偏左。孟英切其脉。右寸 滑。曰∶此肺虚而痰贮于络。以苇茎丝瓜络生蛤 粉贝母冬瓜子茯苓玉竹枇叶燕窝梨肉投之果愈。(脉 正虚。脉滑痰实。姜汁拌芦根八钱。
丝瓜络三钱。生蛤粉包先四钱。川贝母杵八钱。生冬瓜子四钱。云茯苓三钱。肥玉竹三钱。
姜枇叶刷包三钱。燕窝包先三钱。连皮梨肉四钱。) 许叔超祖母患疟。孟英治之。脉弦滑而数。脘闷便秘。合目汗出。口渴不饥。或虑高年欲脱 。孟英曰∶此温邪挟素盛之痰所化。补药断不可投。予知芩蒌杏翘贝旋茹连斛雪羹为方。服 果渐效。(脉弦为肝热。滑为痰。数为阴虚挟热姜汁炒知母三钱。姜枯芩一钱。姜川连八分 。
蒌仁研三钱。苦杏泥次入二钱。连翘壳三钱。川贝母杵四钱。旋复包先三钱。姜竹茹三钱。
石斛先煎一两。淡海 先煎二两。整荸荠一两。合目汗出为阴虚阳浮。阴不复则阳不靖。阳 不靖则气不降。气不降则痰亦不行。故用石斛雪羹。) 蒲艾田年逾花甲。陡患鼻衄。诸法不止。孟英诊之。面色黑黯而有红光。脉弦洪而芤。询知 冬间广服助阳药。是热亢阴虚之质。予大剂犀角元参茅根女贞旱莲石斛茯苓泽泻天冬知母。
(脉情为热实阴虚。镑犀角先煎八钟四钱。元参片一两。明天冬切八钱。开水泡冲去渣鲜茅 根五钱。女贞杵先五钱。旱莲草四钱。石斛先煎一两。生泽泻一钱。酒炒知母四钱。投匕而 安。续予滋阴药填补而康。鼻衄不止。则风升而肝血随之。故以救液息风为要。) 许少卿妻夏初患感。何某十进清解。病不略减。邀诊孟英。脉至弦洪豁大。左手为尤。大渴 大汗。能食妄言。
面赤足冷。彻夜不瞑。孟英曰∶证虽属温。而真阴素亏。久伤思虑。心阳外越。内风鸱张。
幸未投温散。尚可无恐。予龙牡犀珠龟板鳖甲贝母竹沥竹叶辰砂小麦元参丹参生地麦冬为大 剂投之。(十进清解。下虚而治其上。故病不略减。弦洪豁大左手为尤。血分之阴虚也。大 渴为热灼肺阴。大汗为阴虚阳越。能食为风消。妄言为肝热侵营。足冷为热邪伤肺。气不下 行。彻夜不瞑。则尤为风升阳浮确据。煎龙骨杵一两。 牡蛎杵六两。镑犀角四钱。血龟板 杵四两。血鳖甲杵二两。整辰砂杵一两二钱。六味先炭煨八钟。取汤代水煎药。川贝母杵四 钱。姜竹沥一大酒杯冲。竹叶次入二钱。北小麦四钱。紫丹参三钱。元参片一两。大生地八 钱 。花麦冬五钱。开水泡冲去渣。)外以烧铁淬醋令吸其气。蛎粉扑止其汗。生附子捣贴涌泉 穴(引纳浮阳。)渐以向愈。而阴不易复。频灌甘柔滋镇。月余始能起榻。季夏汛行。惟情 志不怡。易生惊恐。予麦参熟地石英茯神龙眼甘麦大枣三甲等药善其后。( 牡蛎杵六两。
血鳖甲杵四两。血龟板杵二两。紫石英杵三钱。四味先煨六钟。取汤代水煎药。花麦冬四钱 。北沙参五钱。大熟地八钱。云茯神三钱。桂元肉一钱半。生粉草三钱。北小麦四钱。)秋 杪归宁。微吸客邪。孟英投以清解。已得向安。(清解方。酒炒知母四钱。黑栀皮三钱。炒 豆豉一钱半。鲜枇叶刷包三钱。鲜芦根一两。西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