豉 黑栀 蒌仁 桔梗 滚痰丸(钱半)
渊按∶从大柴胡、陷胸变化,不用大黄、黄连,以阴亏液
伤,拒按在中脘,不在大腹也。借滚痰丸以微通之,心灵手敏。
又 得汗得便,邪有松机,是以胸闷、心跳、烦躁等症悉
除,而头痛略减也。虽自觉虚馁,未便多进谷食,亦未可就进补剂,但和其胃,化其邪可耳。
香豉 豆卷 半夏 川贝 赤苓 陈皮 郁金 川斛 通草 竹茹
又 用和胃化邪法,一剂颇安,二剂反剧。良以畏虚多进谷
食,留恋其邪,不能宣化,郁于心胸之间,湿蕴生痰,热蒸灼
液,烦躁、恶心、错语。两手寸关脉细滑数,两尺少神,舌边干
红,心苔黄腻,皆将燥未燥,将陷未陷之象。拟导赤泻心各半法,生津化浊,和胃清心。
犀角 川连 鲜斛 枳实 半夏 赤苓 连翘 黑栀 橘红 生甘草 通草 郁金 竹茹 芦根
万氏牛黄清心丸(五分)。
渊按∶阳明痰热未清,遽进谷食,致有下文如是大变。宜仿仲景食服法,佐大黄以微下之。
又 症交十三日,身热不扬,神昏,舌短苔霉。邪入膻中,闭而不达。急急清泄芳开,希冀转机。
犀角 连翘 枳实 竺黄 芦根 菖蒲 黑膏 牛蒡 元参 薄荷根 郁金 鲜斛
紫雪丹五分,另调服。
又 神情呼唤稍清,语仍不出,邪欲达而不达。胸胁红点稍
现,迹稀不显,斑欲透而不透。口臭便秘,时觉矢气,阳明燥实
复聚。舌短心焦边绛,膻中之火方炽。芳开清泄之中,参以生津荡实。
前方加沙参、细生地、磨大黄。
又 口臭喷人,胃火极盛。斑疹虽见,透而未足。目赤神
糊,脉洪口渴。急急化斑为要。古法化斑,以白虎为主。今仍参以犀地清营解毒,再复存阴玉女煎。
犀角 黑膏 麦冬 竺黄 大生地 知母 沙参 洋参 菖蒲 人中黄 芦根 石膏(薄荷打)
渊按∶前方未知下否。若未通,可再下之,所谓急下以存阴
也。有犀地、白虎清营救液,见证有实无虚,不妨放胆。
又 目能识人,舌能退场门,症渐有生机。当大剂存阴,冀其津回乃吉。
大生地 鲜石斛 麦冬 洋参 元参 生甘草 鲜生地 石膏 犀角 沙参 蔗汁
又 黑苔剥落,舌质深红,阴津大伤,燥火未退,左脉细
小,右脉洪大,是其征也。际此阴伤火旺,少阴不足,阳明有
余,惟景岳玉女煎最合。一面存阴,一面泻火,守过三候,其阴当复。
鲜生地 生石膏 元参 洋参 大生地 黑山栀 生甘草 知母 沙参 连翘 芦根
渊按∶右脉洪大,阳明热结夹滞显然。
又 频转屎气,咽喉干燥,燥则语不出声。此阳明火势熏蒸,津不上承。重救其阴,兼通其腑,再商。
大生地 鲜生地 麦冬 生军 海参 北沙参 生甘草 元参 元明粉
渊按∶从前欠下,尚是实热见象,海参嫌腻膈。
又 下后液未回,急当养阴醒胃。
生洋参 茯苓 橘红 麦冬 蔗皮 大生地 石斛 沙参
元参 谷芽
又 耳聋无闻,舌干难掉,阴津大伤。用复脉法。
大生地 麦冬 元参 洋参 阿胶(川连三分,拌炒) 生甘草 鸡子黄
又 迭进滋阴大剂,生津则有余,泻火则不足。今交三候,
齿垢退而复起,神识已清,非阴之不复,乃燥火未清耳。今当法取轻灵。
洋参 枳壳 川贝 橘红 赤苓 枣仁(猪胆汁炒) 川连
雪羹汤煎。
又 诸恙向安。每啜稀粥,必汗沾濡,非虚也,乃津液复而
营气敷布周流也。小溲涩痛,余火未清。惟宜清化。
冬瓜子 鲜石斛 通草 黑栀 生谷芽 甜杏仁 甘草梢
又 病退。日间安静,至夜发热神昏,乃余热留于营分也。
小溲热痛,心火下趋小肠。仿病后遗热例,用百合知母滑石汤合导赤散。
木通 草梢 竹叶 知母 鲜生地 滑石 百合
泉水煎服。
范 阴虚挟湿之体,感受时令风温,初起背微恶寒,头略胀
痛,欲咳不爽,发热不扬,舌白腻,大便溏。峻投消散,暗劫胃
津,以至饥不欲食,嗜卧神糊,呃忒断连,斑疹隐约。症方
八日,势涉危机。阅周先生方,洵尽美善,僭加甘草一味以和
之,具生津补中之力,未始非赞襄之一助也。若云甘能滋湿,甘
能满中,孰不知之!须知苔薄光滑,胸不满而知饥,乃无形湿
热,已有中虚之象,此叶氏所以深戒苦辛消克之剂,幸知者察焉!
牛蒡子 前胡 橘红 竺黄 郁金 刀豆子 桔梗 神曲
菖蒲 连翘 薄荷叶 竹茹 甘草 枇杷叶
渊按∶此痰呃也。中虚挟痰,胃气通降不顺所致。
又 症逾旬日,系温邪挟湿,病在气营之交。苔白腻而边
红,疹点透而不爽,寐则谵语,寤则神清,呃声徐而未除,脉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