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也用者当细分之补气之剂
严氏 附汤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
黄 (蜜炙) 附子(炮等分)
上咀每四钱加生姜煎
参附汤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
人参(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上咀分作三服加生姜煎
按此二方少阴例药也
四君子汤治肺损皮聚而毛落宜此益气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上 咀水煎服
济生茯神汤治脉虚极或咳则心痛喉仲介或肿
茯神 人参 远志 通草 麦门冬 黄 桔梗 甘草(等分)
上 咀每半两入姜煎
瑞竹堂补气汤治气虚脉浮而软怔忡无力自汗
黄 (三两蜜水拌炒) 人参 甘草(炙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 桔梗(炒各一两)
上 咀每四钱水煎入姜三片三因方名润神散
按此三方手太阴少阴药也



<目录>卷十九\虚损治法

<篇名>补血之剂

属性:四物汤滋荣血不足
方见妇人门
当归补血汤
方见热门
按此二方滋荣气药也
丹溪大补丸降阴火补肾水
黄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两) 熟地黄(酒蒸) 败龟板(酥炙黄为末各六两)
上为末猪脊髓和炼蜜丸如桐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补阴丸
黄柏(半斤盐酒炒) 知母(酒浸炒) 熟地黄(各三两) 败龟板(四两酒浸炙) 白芍(炒)
陈皮 牛膝(各二两) 锁阳 当归(各一两半) 虎骨(一两酒浸酥炙)
上为末酒煮羊肉丸如桐子大每五六十丸盐汤下冬加干姜半两
按此二方滋阳之药也



<目录>卷十九\虚损治法

<篇名>补气血之剂

属性:局方十全大补汤治心肺损及胃损饮食不为肌肤
方见热门
十四味建中汤治荣卫失调血气不足劳损形体瘦弱短气嗜卧
当归 白芍 白术 麦门冬 黄 甘草(炙) 苁蓉 人参 川芎 官桂 半夏 熟地
黄茯苓(各半钱) 附子(三分)
上 咀作一服入姜枣煎食前服
按此并手足三阴药也
养气丹治诸虚百损真阳不固上实下虚气不升降一切体弱气虚之人
禹余粮石 紫石英 赤石脂 代赭石 磁石 以上各 法见局方
附子(二两) 肉苁蓉(一两半) 当归 茴香 破故纸 木香 肉桂 巴戟 肉豆蔻 丁

山药 鹿茸 白茯苓 沉香 远志(并制) 乳香 五灵脂 没药 朱砂 阳起石( ) 钟乳
粉(并别研各一两)
上同碾为细末糯米粉糊为丸
按此固滑脱镇虚逆复阳助阴药也出太阳例古方类此者甚多姑存此一法如真气结薄气不升
降阴
寒湿胜胃冷肝虚者非此药不可盖宜重剂劫之是也然有阴阳两虚湿热自甚元气下陷津液涸竭气
血无所滋养浊阴下溜虚火上乘惟宜调之补之以轻清之剂者此方安能尽其变乎用者自宜详审
金匮肾气丸治形体瘦弱无力多困肾气久虚久新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下血
干山药 山茱萸肉(各四两)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三两) 熟地黄(八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五六十丸空心温水下拔萃三才封髓丹降心火益肾水
天门冬 熟地黄 人参(各半两) 黄柏(炒三两) 砂仁(一两半) 甘草(七钱半炙一方
无)
上为细末水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用苁蓉半两切作片子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滓
空心送丸下 除前三味五脏治要作凤髓丹
按此二方足少阴手太阴药也
机要八物汤治心肺虚损皮聚而毛落血脉虚损妇人月水愆期宜益气和血
四君子合四物汤
按此手足太阴少阴药也



<目录>卷十九\虚损治法

<篇名>补虚损壮筋骨之剂

属性:金匮崔氏八味丸治肾虚气乏下元冷惫腹脐疼痛夜多旋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皮痿黄或黧
黑及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小腹急痛小便不利并宜服之
前肾气丸加桂心(一两) 附子(炮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五七十丸温酒送下盐汤亦得空心食前妇人淡醋汤下
局方西川石刻安肾丸治真气虚惫脚膝弱缓夜梦遗积小便滑数而清
青盐(四两) 鹿茸(炙) 柏子仁(净) 石斛 附子 川乌(炮) 巴戟(去心) 肉桂 菟
丝子
苁蓉 韭子 葫芦巴 杜仲 破故纸(炒) 石枣 远志 赤石脂 茯苓 茯神 茴香(炒
各一两) 苍术 川楝 川椒 山药(各四两)
上为末山药酒糊丸如梧子大每七八十丸空心盐汤下
无比山药丸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肌体消瘦肤燥脉弱
赤石脂 茯神(各一两) 山药(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