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下焦痿弱无力行步不正
方见热门
按此胜湿升阳之剂也出太阳茯苓泽泻例
温散之剂
真武汤治寒少甚腹痛下痢四肢沉重
附子汤
方并见寒门
按此少阴例药也
局方渗湿汤治寒湿所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涩大便溏泄皆坐卧湿地或阴雨所袭之也
苍术 白术 甘草(各一两) 干姜 茯苓(各二两) 陈皮 丁香(各二钱半)
上 咀每四钱入枣煎
按此足阳明太阴药也温中胜湿之剂



<目录>卷十二\湿证治法

<篇名>治热散郁之剂

属性:茵陈五苓散治湿热胜发热黄胆
茵陈蒿(十分) 五苓散(五分)
上二物和匀水煎服
宣明桂苓甘露饮治湿热内甚烦渴泻痢小便涩大便急痛霍乱吐下头痛口干
方见暑门
大橘皮汤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满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橘皮(一两半) 木香(一钱) 滑石(六两) 槟榔(三钱) 茯苓(一两) 猪苓 泽泻 白
术桂枝(各半两) 甘草(二钱)
上 咀每服六七钱入姜煎
葶苈木香散治湿热内外余热水肿腹胀小便赤涩大便泄
葶苈 茯苓 猪苓 白术(各一两) 木香(半钱) 泽泻 木通 甘草(各半两) 桂枝(
半两) 滑石(三两)
上为末每三钱白汤调下
按以上诸方出太阳例药也河间曰若小便不得通利而反转泄者乃湿热痞闷极深而攻之不开
是能反为注泄此正气已衰而多难救慎不可与此也然当滋其化源
东垣清燥汤治表里有湿热痿厥瘫痪不能行走或足踝膝上皆肿痛口干泻痢
方见痿门
按阴阳两虚湿热甚者不可缺此
当归拈痛汤
方见疮疡门
按此治湿热盛实之剂



<目录>卷十二\湿证治法

<篇名>宣剂

属性:瓜蒂散治中寒湿头痛面黄鼻塞烦而脉大
瓜蒂(一味为末)
上以些小于鼻内吹之其水自下
按湿盛致痰液留膈上肩背重痛麻痹者宜此吐之出足太阳例药也
攻下之剂
宣明三花神佑丸治一切水湿肿病大腹实胀喘满
方见痰饮门
舟车丸
大黄(二两) 甘遂 大戟 芫花 青皮 陈皮 牵牛(头末四两) 木香(半两)
上为末水丸如桐子大每六七十丸白汤下随证临时加减
浚川散
大黄(煨二两) 郁李仁(二两) 芒硝(半两) 甘遂(一两制) 牵牛(头末四两)
上为末 汤调下半钱空心临卧随证加减服
导水丸治湿热内郁胸膈痞闷鼽衄口舌生疮咽喉不利牙疳齿蚀口臭或遍身生湿疮干疥睡语
切牙惊惕怔忡大小便滞涩风热酒毒蕴热等证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头末) 滑石(各四两)
上为末水丸如梧子大每四五十丸煎水下随证临时加减
按以上诸方出阳明例药也又气血之剂湿热甚者非此不能除但中病者即止虚弱者慎之故守
真亦云凡正气已衰者不可与葶苈木香散况以上诸药乎
禹功散
方见疝气门
除湿丹治诸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紧急津液凝涩便溺不利
槟榔 甘遂 威灵仙 赤芍 泽泻 葶苈(各二两) 乳香 没药(各一两) 牵牛(半两)
大戟(炒三两) 陈皮(四两)
上为末糊丸桐子大每五十丸至七十丸温水下
按此出太阳例药诸湿郁滞于表里重痛沉着非此不除
东垣海金沙散治脾湿太过通身肿满喘不得卧及腹胀如鼓
牵牛(一两半微炒) 甘遂(半两) 白术(一两) 海金沙(三钱)
上为末每二钱煎倒流水调下得利止后服
圣灵丹治脾肺有湿喘满肿盛小便赤涩
苦葶苈(四两炒) 茯苓(寒食面包煨) 木香 槟榔 汉防己 木通 人参(各二钱半)
上为末枣肉丸梧子大每三十丸桑白皮汤下
续随子丸治肺经有湿通身虚肿满闷不快或咳或喘
人参 汉防己 赤茯苓(如工煨) 槟榔 木香(各半两) 葶苈(四两炒) 续随子(一两)
海金沙(半两)
上为末枣肉丸梧子大每三十丸桑白皮汤下
按此三方并太阳例药当较其轻重选使可也



<目录>卷十二\湿证治法

<篇名>升散渗利之剂

属性:机要白术芍药汤
白术汤
茯苓汤
东垣升阳除湿汤
升阳除湿防风汤
方并见泄泻门
导滞通经汤治脾湿有余气不宣通面目手足肿注闷而痛陈五苓内减猪苓桂加木香陈皮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
局方五苓散
白术 猪苓 茯苓(各两半) 桂(一两) 泽泻(二两半)
上为末每服三二钱热汤调下
按以上诸方并太阳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