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
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之烦心,名曰阴胜其阳,
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风由阳气所化,故病在阳分名风;若寒湿阴邪凝滞,故病在阴分名痹。此以人身阴阳之气,与外邪同类相
感而致病,因病以立名也。有形而不痛者,如浮肿痞满之类,是病伤阳,而阴完全也;无形而痛者,如肢体疼
痛,而无肿胀之类,是病伤阴,而阳完全也。盖阳为气,起发而流通,起发故有形,流通故不痛也;阴为血,
沉静而凝滞,沉静故无形,凝滞故疼痛也。此以病形而辨阴阳者也。乍有形,乍无形,而烦心者,邪在阴阳之
间,阴阳相格,故烦心,以不专在阳,不专在阴,故乍有形,乍无形;如其邪入渐深而属阴分,即名阴胜其阳,
此不表不里之病;其形不久无矣。由是可知阳胜于阴者,其疼痛亦必不久,而邪渐从外解也。阳病当调其气,
阴病当和其血,是为一定之法也。
\x阳胜烦热阴胜多痹\x
《素问・逆调论》帝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曰∶阴气少而阳气胜,
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也?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
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此言不因受邪而为病者。若受外邪,身必常温常热,今非常温常热,而有时发热且烦满者,是内生之热也,
由其阴气少,而阳偏胜,故内热而烦满,与外邪之身热自异也。又有非衣少而身
寒,非饮冷而中寒,其寒从中生者,由其营卫经络之气多痹,痹者,因阳气少而阴气多,阴性凝滞,阳抑不伸,
故身寒如从水中出也。尝见有夏令而服棉衣者,其饮食起居如常,而脏腑无损,即是多痹气而阳少之人也。以
上皆言阴阳偏胜为病,非独外邪而致寒热者也。
\x阴虚肉烁\x
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
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
人当肉烁也。
脾胃统阴阳而主肌肉,四肢者,禀气于脾胃,而十二经阴阳之气,交接于肢末,故阴虚阳盛,则四肢热,
风寒激之,则如炙如火,以其肾水少,不能灭盛火,而亢阳独治。独治者,孤阳不能生长气血,而壮火反使消
烁肌肉也。
\x肾枯骨痹\x
帝曰∶人身有寒,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然不冻 ,是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
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
以不冻 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 ,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是人肾气素强,以水为事者,色欲过度也。肾之腑,太阳膀胱也,脏损则腑阳亏,而太阳经气衰矣。太阳
主一身之表,表虚而身寒,故汤火浓衣,不能使之温热也。肾脂枯涸不长,骨髓由
肾而生,肾脂枯,故髓不充满,而寒甚至骨,则躯体无阳和之气矣。其所以不冻 者,心为君火,少阳相火,
由肝胆而行,故心肝两脏,皆阴中之阳也,肾为寒水,孤脏也,以其脏体分阴阳,则一水不胜君相二火,故不
冻。其皮肉筋骨,已无阳气煦和,但有阴气痹滞,故病名骨痹。经云∶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故肢节必当
拘挛也。如此,亦九死一生而已。上条肉烁,是邪热盛;此条骨痹,是元阳消,皆内伤败证也。
\x五病所发\x
《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是谓五发。
阴病发于骨者,肾主骨,为阴脏也;阳病发于血者,心主血脉,为阳脏也;阴病发于肉者,脾主肌肉,为
至阴之脏也。此以脏象分阴阳也。如其夙病在阳分者,至冬阳气收藏,邪不能容则病发;如在阴分者,至夏阳
气升浮则病发。所以然者,外邪混于血气之中,随经脉流行而不之觉,至时令迁移,阴阳气变,则邪动,故阴
遇阳即发,阳遇阴即发。如冬阴令而伤阴寒,至春阳旺,发为温病;夏令阳时而伤暑热,至秋阴令,发为 疟,
同一理也。
\x五邪所乱\x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喑,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是谓五乱。
人身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皆有阴阳之分,六气外邪,亦有阴阳之异,故病之变化万状,要必辨其阴阳
为纲领也。此言
狂者,以阳邪入阳分,阳性躁动也;痹者,以阴邪入阴分,阴性凝滞也;巅疾者,本乎天者亲上,阳性上亢也;
喑者,阴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