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遂直辟经文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文。盖皆各执己见,不能融会贯通也。瑭按伏气为病,如春温、冬咳、温疟,
《内经》已明言之矣。亦有不因伏气,乃司天时令现行之气,如前列《六元正纪》所云是也。此二者,
皆理数之常者也。更有非其时而有其气,如又可所云戾气,间亦有之,乃其变也。惟在司命者善
查其常变而补救之。
三、《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易》曰∶履霜坚冰至,圣人恒示戒于早,必谨
于微。记曰∶凡事豫则立。经曰∶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一节当与月令参
看,与上条冬伤于寒互看,盖谓冬伤寒则春病温,惟藏精者足以避之。故《素问》首章《上古天真论》,
即言男女阴精之所以生,所以长,所以枯之理;次章紧接《四气调神大论》,示人春养生以为夏奉长
之地,夏养长以为秋奉收之地,秋养收以为冬奉藏之地,冬养藏以为春奉生之地。盖能藏精者一切
病患皆可却,岂独温病为然哉!《金匮》谓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是也。何喻氏不明此理,将冬伤
于寒作一大扇文本,将不藏精又作一大扇文本,将不藏精而伤于寒,又总作一大扇文本,勉强割裂
《伤寒论》原文以实之,未免有过虑则凿之弊。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摇
动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气应寒而阳不潜藏,如春日之发泄,甚至桃李反花之类亦是。
四、《热论篇》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出,勿止。
温者,暑之渐也。先夏至,春候也。春气温,阳气发越,阴精不足以承之,故为病温。后夏至,
温盛为热,热盛则湿动,热与湿搏而为暑也。勿者,禁止之词。勿止暑之汗,即治暑之法也。
五、《刺志论》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此伤寒暑之辨也。经语分明如此,奈何世人悉以治寒法治温暑哉!
六、《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暑中有火,性急而疏泄,故令人自汗。火与心同气相求,故善烦(烦从火从页,谓心气不宁,而面
若火烁也)。烦则喘喝者,火克金故喘,郁遏胸中清廓之气,故欲喝而呻之。其或邪不外张而内藏
于心,则静;心主言,暑邪在心,虽静亦欲自言不休也。
七、《论疾诊尺篇》曰∶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此节以下,诊温病之法。
经之辨温病分明如是,何世人悉谓伤寒,而悉
以伤寒足三阴经温法治之哉!张景岳作《类经》,割裂经文,蒙混成章,由未细心 绎也。尺肤热
脉,火烁精也;脉盛躁,精被火煎沸也;脉盛而滑,邪机向外也。
八、《热病篇》曰∶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
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
之,不汗出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热病七日八日动喘而弦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
指间。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热病已得汗出而脉
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
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骨髓,死不可治。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
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躁盛而不得汗
者,此阳脉之极也,死(阳脉之极,虽云死征,较前阴阳俱静有差,此证犹可大剂急急救阴,亦有活
者。盖已得汗而阳脉躁甚,邪强正弱,正尚能与邪争,若留得一分正气,便有一分生理,只在留之得
法耳。至阴阳俱静,邪气深入下焦阴分,正无捍邪之意,直听邪之所为,不死何待)。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
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
曰汗大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
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螈 、齿噤 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此节历叙热病之死征,以禁人之刺,盖刺则必死也。然刺固不可,亦间有可药而愈者。盖刺法
能泄能通,开热邪之闭结最速,至于益阴以留阳,实刺法之所短,而汤药之所长也。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邪机尚浅,在上
焦,故取之诸阳以泄其阳邪,阳气通则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