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赵本作“为”)半斤。

  气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气。《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为呕家圣药。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赵本作“色赤”)

  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为里寒;身热,不恶寒,面色赤为外热。此阴甚于内,格阳于外,不相通也,与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

  通脉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葱味辛,以通阳气。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芍药之酸,通寒利。腹中痛,为气不通也。

  呕者,加生姜二两。

  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咽中如结,加桔梗则能散之。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赵本有“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十字)

  利止脉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参以补之。经曰:脉微而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脉(熊校记:□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可服之。汪本病上增脉字。按旧钞本赵本,此二句皆属正文,直接加人参二两句下,惟乃下无可字,计凡十字,并非成氏注语也。元人开版时漏写,随改作小字,添入夹行,特于上空格以区别之,初无缺字)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可服之。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

  四逆散方:甘草(炙。甘平) 枳实(破,水渍炙干。苦寒) 柴胡(苦寒) 芍药(酸微寒)

  《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甘苦,(医统本作“苦甘”)

  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痢。(赵本医统本并作“利”)

  肺寒气逆则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气;干姜之辛,散肺寒。并主下痢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上咳下痢,治则颇同。

  悸者,加桂枝五分。

  悸者,气虚而不能通行,心下筑筑然悸动也。桂,犹圭也。

  引导阳气,若热(熊校记:若执以使,汪本执改热,于义不通。按注意,言加桂以导阳,犹之执圭以为使,故上言桂犹圭也,此执字即根圭字来,使读去声,明桂为散中之佐使药,主引导也)以使。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茯苓味甘而淡,用以渗泄。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里虚遇邪则痛,加附子以补虚。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泄利下重者,下焦气滞也,加薤白以泄气滞。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赵本有“猪苓汤方”详见卷五)

  下利不渴者,里寒也。经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寒故也。此下利呕渴,知非里寒;心烦不得眠,知协热也。与猪苓汤渗泄小便,分别水谷。经曰:复不止,当利其小便。此之谓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赵本有“大承气汤方”详见卷五)

  伤寒传经五六日,邪传少阴,则口燥舌干而渴,为邪渐深也。今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邪气未深入之时,便作口燥咽干者,是邪热已甚,肾水干也,急与大承气汤下之,以全肾也。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赵本作“可”)下之,宜大承气汤。(赵本注:“一法用大柴胡”)

  少阴,肾水也。青,肝色也。自利色青,为肝邪乘肾。《难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以肾蕴实邪,必心下痛,口干燥也,与大承气汤以下实邪。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少阴入腑也,六七日,少阴之邪入腑之时,阳明内热壅甚,腹满,不大便也。阳明病,土胜肾水则干,急与大承气汤下之,以救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