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七表主汗)
足厥阴复主血证却当下 <目录>卷下<篇名>仲景浮汗而沉下属性:右手沉实 调胃 承气 左手沉实 桃仁 抵当 <目录>卷下<篇名>难经沉汗而浮下属性:右手浮实 枳实 牵牛 左手浮实 桃仁 四顺 右手 杂病是为之表 伤寒是为之里 左手 杂病是为之里 伤寒是为之表 <目录>卷下<篇名>伤寒入里见标脉则生属性:假令胃病下之。脉浮而汗出是也。
<目录>卷下<篇名>杂病出表见标脉则死属性:假令脾病补之。脉弦而面青是也 <目录>卷下<篇名>察色脉以定吉凶属性:脉地也。色天也。地生天则顺。天生地则逆。
假令得弦脉而面赤色。地生天也。地生天则顺也儿扶母兮瘥速也。
假令得弦脉而面黑色天生地也。天生地则逆也母抑子兮退迟也。
色者。阴中之阳气也 本乎天 脉者。阳中之阴气也 本乎地 <目录>卷下<篇名>弦有浮沉属性:浮为甲化 素言天 化 泄土 沉为乙不化 难言地 不化 泄木 泄土者 栀子 黄柏 泄木者 防风 羌活 洪浮者为丙便有水化。从其变也。
洪沉者为丁。只是火化。从其常也。
<目录>卷下<篇名>针经属性:甲丙戊庚壬皆变。乙丙巳辛癸不变。(并只言木)杂病元无表证者。不可言左手。
有下证。只当言右手。足阳明中求之。
伤寒元有表证者。可言左手。有下证。下证者。血证也。当于足厥阴中求之。
<目录>卷下<篇名>相合脉经属性:脉之相合。各有虚实。不可作一体观之。假令洪弦相合。洪客也。弦主也。子能令母实 也。
弦洪相合。弦客也。洪主也。母能令子虚也。余藏可以类推之。至于手足之经亦相合。假令 伤寒脉浮紧而带洪者。即手经丙也。余仿此。假令侮所不胜者。挟其势也。脉弦而入金之分 。非挟火之势。则不敢侵金之分 弦而带数甲终于甲也 弦而带洪壬终于丙也 <目录>卷下<篇名>四正脉伤图属性:\r四正脉伤之图\ps11a6.bmp\r <目录>卷下<篇名>脉当有神属性:脉之不病。其神不言。当自有也。脉既病。当求其中神之有与无焉。谓如六数七极热也 脉 中有力。即有神也。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即有神也。热则有神当泄其热。则神在焉。
寒则有神当去其寒。则神在焉寒热之脉无力无神。将何药而泄热去寒乎。苟不知此而遽泄去 之。将何根据以生。所以十亡八九。故经曰。脉者血气之先。又云。血气者人之神。可以不谨 养乎。不可不察其有无乎。
<目录>卷下<篇名>治病必当求责属性:假令治病无问伤寒蓄血结胸发黄等病诸证。并一切杂证。各当于六经中求责之谓如发黄 证 或头痛腰脊强恶寒。即太阳证也。或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即有阳明证也。余皆仿此。
<目录>卷下<篇名>更有手足经。或一经非本家病而自他经流入者。亦当求责属性:谓如手阳明流入足阳明是上流下也。本非足经病当于手经中求之。是知治足经者非也。
亦有下 而流上者。其余诸经相实通者皆然。更有支别流入者亦有同邻而病者。合为表里者邻也。亦 有夫妇各相传受者。甲传巳之类。脾传胃之类亦是。皆当求责之。凡言虚实。皆当于子母中 求责之。
<目录>卷下<篇名>治病必求其本属性:假令腹痛。桂枝加芍药大黄。桂枝加大黄何为。不只用芍药大黄之属。却于(桂枝汤)内 加 之。大抵治病必求其责。知从太阳中来。故以太阳为本也。又如结胸证。自高而下。脉浮者 不可下。故先用麻黄汤解表已。脉沉然后以陷胸汤下之。是亦求其本也。至于蓄血下焦血结 膀胱是亦从太阳中来。侵尽无形之气。乃侵膀胱中有形血也。
<目录>卷下<篇名>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属性:谓寒(伤形)热伤气。形气能自伤也。此云不足者皆太过也。以其 太过。则自伤。自伤则不足矣。
\r图\ps11a7.bmp\r 金匮真言云。冬。按跷四时各有病者何。盖五脏之阳气。皆伏于肾中。动有深浅随行动 而病。故于四时而各异也。
<目录>卷下<篇名>痛随利减属性:诸痛为实。痛随利减。世皆以利为下之者。非也。假令痛在表者实也。痛在里者实也。
痛在 血气者亦实也。在表者汗之。则痛愈。在里者下之。则痛愈。在血气者散之行之。则痛愈。岂 可以利字。只作下之乎。但将利字训作通字。或训作导字。则可矣。是以诸痛为实。痛随利 减。汗而通导之利也。下而通导之亦利也。散气行血。皆通导而利之也。故经曰。诸痛为实 。痛随利减。又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此之谓也。
<目录>卷下<篇名>抑本属性:假令高者抑之。非高者固当抑也。以其本下。而失之太高。故抑之而使下。若本高何抑 之有。
假令下者举之。非下者固当举也。以其本高而失之大下。故举之而使高。若本下何举之 有。
<目录>卷下<篇名>虚实属性:假令水在木之分。是从后来从后来者为虚邪。虽在水为虚邪。则木本虚矣。
假令火在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