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此大承气。只减芒硝。心下痞。大便或通。热甚须可下者。宜用此。
大黄(生用) 浓朴(姜制) 枳壳(麸炒)
张仲景曰。杂证用此。名曰(三物浓朴汤)。



<目录>卷上\太阳六传

<篇名>伤暑有二

属性:治实而不满不满者。腹状如仰瓦腹中转而失气。有燥屎不大便而谵语者。
大黄(酒浸。邪气居高。非酒不至。譬如物在高巅。人力之所不及。则射以取之。故以
用大黄生者。苦泄峻必下。则遗高之分邪热也。是以愈后。或目赤或喉痹。或头肿或膈食上热疾生矣)
甘草(灸经云。以甘缓之) 芒硝(以辛润之。又曰以咸KT 之)
以上三法。不可差也。若有所差。则无形者有遗。假令调胃承气证用大承气下之。则愈
气不复。以其气药犯之也。大承气证。用调胃承气下之。则愈后神痴不清以其气药无力也。
小承气证。若用芒硝下之。则或下利不止。变而成虚矣。三承气岂可差乎。



<目录>卷上\太阳六传

<篇名>伤暑有二

属性:治有表复有里。有表者。脉浮或恶风。或恶寒头痛。四证中或有十二尚在
是。十三日过经不解是也。有里者。谵言妄语。掷手扬视。此皆里之急者也。欲汗之则里已
急。欲下之则表证仍在。故以小柴胡中药调和三阳。是不犯诸阳之禁。以芍药下安太阴。使
邪气不纳。以大黄去地道不通。以枳实去心下痞闷
。或湿热自利。若里证已急者。通宜大柴胡汤。小柴胡减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是也。欲缓
下之。全用小柴胡加枳实大黄亦可。



<目录>卷上\太阳六传

<篇名>少阳证

属性:少阳证。胸胁痛。往来寒热而呕。或咳而耳聋。脉尺寸俱弦。(小柴胡汤)主之。



<目录>卷上\太阳六传

<篇名>少阳证

属性:柴胡少阳 半夏太阳 黄芩阳明
人参太阴 甘草太阴 姜枣辛甘发散
上各随仲景本条下加减用之则可矣药如本法。



<目录>卷上\太阳六传

<篇名>少阳证

属性:忌发汗。忌利小便。忌利大便。故名三禁汤。乃和解之剂。若犯之。则各随上下前后本
变。及中变与诸变不可胜数。医者宜详之。



<目录>卷上\太阳六传

<篇名>少阳证

属性:答曰。身后为太阳。太阳为阳中之阳。阳分也。身前为阳明。阳明为阳中之阴。阴分也
。阳
为在表。阴为在里。即阴阳二分。邪在其中矣。治当不从标本。从乎中治。此乃治少阳之法
也。太阳膀胱水寒也阳明大肠金燥也。邪在其中。近后膀胱水则恶寒。近前阳明燥则发热。
故往来寒热也。此为
三阳之表里。非内外之表里也。但不可认里作当下之里。故以此药作和解之剂非汗非下也。



<目录>卷上\太阳六传

<篇名>少阳证

属性:邪在荣卫之间。谓之半表里也。太阳阳明之间少阳居身之半表里也。(五苓散)分阴阳。
膀胱经之半表里也。(理中汤)治泻吐。上下之半表里也。



<目录>卷上\太阳六传

<篇名>少阳证

属性:答曰。帝问病之中外者何。岐伯对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若盛于外者。先治内而后
治外。从
外之内者。治其外。若盛于内者。先治外而后治内。此言表里所出之异也。又云。中外不相
及。则治主病者。中外不相及者。半表半里也。自外入者有之。自内出者亦有之。外入内出
虽异。邪在半表半里则一也。此中外不相及为少阳也。治主病者。治少阳也。帝问寒热之病
。恶寒发热如疟。或发一日。或发间日。岐伯对。以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有少。阴多阳
少。其发日远阳。多阴少其发日近。此胜复相搏。盛衰之节疟亦同法疟者少阳也。少阳者东
方之气也。逆行则发寒。顺行则发热。故分之气异往来之不定也。妇人经水适断。病作少阳

之。伤寒杂病一体经云。身有病而有邪脉经闭也。又云。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经闭者尺
中不至。胞闭者生化绝源。二者皆血病也。厥阴主之。厥阴病则少阳病矣。累及其夫也。小

外感内伤。若有潮作寒热等证。并同少阳治之。男女同候以上男子妇人小儿闺女。或实作大
热或变成劳。脉有浮中沉之不同故药有表里和之不一。察其在气在血定其行阴行阳。使大小
不失其宜。轻重各得其所逆从缓急举无不当。则可以万全矣。此少阳一治不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