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氧气的道理,所以人能得到太太平平的清醒。若是肺出了毛病,尽不到它的责任,那么人身上的气,就清浊不分了。此说乍一看,好象与西医说不同,其实中医说的肺主皮毛,当时已经参透了西医皮肤呼吸的道理。所以说全身的气与外间周围的气,“只是一个内外流通毫无间断,并不是肺气只由口鼻呼吸。它那周身的呼吸,完全依赖着肺之活动而营其工作。比方身子一着凉,马上全身毛孔一收缩,内外就不能透气了,这个时候,肺就受了影响,就要咳、喘,鼻子就要不通气,浑身就要觉着害冷‘恶寒,,内里的热气(体温)透不出来,越积越热,所以越觉害冷,身上的热度,是越积越高。这个热太多了,就把血管和神经蒸的不好过,所以攻的头胀、头痛、项强、身疼,这就叫作外感,这就叫表证(实证)。若是用药把毛孔治开(发散),好比就象开了好多的小门一样,一霎时,内外空气一透彻,肺得其所,如同解了束缚,以上诸症,马上就好了。可见中医这肺主皮毛之说,是微妙之至了。

还有清浊升降的道理,中医是说人受谷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血生于心,卫气统于肺。又说是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看这几句话,就知道中医说肺能将清气升上宋,将浊气降下去(所谓清肃之令),使人身上得到很顺序的生机,以养其生命。这个道理,无疑的就是以清浊二宇,吻合于碳气、氧气之说,它这种理想,完全与西医的组织呼吸(内呼吸,之说相合。不过科学的说法,较为确实罢了。西医说,内呼吸是与外呼吸之气体交换作用正相反(外呼吸是吐故纳新),内呼吸是将毛细管血中之酸素(即氧气)搬出来,赋予各组织,因此而生燃烧“体温”,(组织就是中医说的―一三焦一类的网膜),又将组织中燃烧后无用的碳酸(即碳气)复送于血中,由内呼吸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简言之,就是把血管里头的清气弄出来,接济组织的消耗,又把组织内由消耗剩下的渣滓(即浊气,送回血管中,叫它入于静脉,还流于心脏,再由肺循环排出于体外。这是什么道理呢?盖是人之一身,全体内外,无一处不抑仗着血来滋养它,而血之所以能源源接济,绝不亏乏的原因,除了食物的精华,直接化成血液外,其唯一的原料,就是仗着吸入的氧气(清气)。若是氧气吸的不充分,碳气(浊气)排泄的不干净,那么全体上下内外,马上就要发生病象的。它那体温,过剩了也不好(中医所谓热),不足了也不好(中医所谓寒)。所以中医说,肺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这句话,就是说的肺之动作,关系全身的呼吸,并非玄虚空洞的揣拟,若是肺脏动作出了毛病,那么内呼吸及皮肤呼吸,全要受了影响,岂不是清浊升降,失了轨道的一个铁证吗?它那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说法,更觉圆通微妙。若不多读书不求甚解的,一定觉着如此来讲肺的作用,未免离奇。我在三十年前,亦曾反对此说,认为毫无道理,有一年我治了一个喘症,才恍然这个说法,是真有道理的。(此症系喘满的很厉害,经过若干医生,中医最有见地的,是断为肺实作喘,用药均是泻肺气,然无效。西医是注射的止喘药,然止住喘以后,更觉痛苦,病者已经危殆。余用的药,并未治肺,只用人工盐泻之,大便通利后,喘骤止,一剂而愈,并未棘手。此症病者系唐姓,住北锣鼓巷,由余友诸有鹤君介绍。)以后凡关肺之疾患(例如肺炎),我多注意于肠,获放良多,这盖是肺之血管循环,隐然与乳糜管、淋巴管有直接的关系(比方治流水,大河一通畅,一切距离极远的小水沟也就同时畅流了。),而肠内容物,即是血液和淋巴液的前提,所以肺里有病,尤其是实证,而在肠之生理上着想,真是釜底抽薪,根本治疗的好法子。因此我才明白经旨,所谓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的精义。盖中医主张脏啼互相为用,实有至理,所以一治大肠,而肺病立愈,这个道理是值得研究的。

(五)肾经云,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又云肾有两枚,形如豇豆。又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又云肾为水脏。

按肾脏有排泄血液中不用物之机能,并有排泄尿素及尿酸、水等之机能。所以,此脏若是失其作用,则血之通过,不能滤净,周身必受其影响。而尿中毒症,亦由此脏有病或膀胱之失运而起,全身日见衰弱,又何技巧之有。而肾脏炎、肾盂炎、尿毒症、血尿、糖尿等疾患,即由此而起。它那现象,就是中医说的水肿、小便短赤、小便混浊、及一切尿之变象,身体衰弱、精神不安、或则发热、面目黧黑枯槁,这全是中医所谓肾经病的样子,与西医说法,大致相合,可是中医只说肾合膀胱,而未说肾之输尿有两管,未免忽略了。

以上是中医书上说的“五脏”,本编所引用的中医说法,不及十分之一,大略尚能与西医之说相合。这种合拢起来讲中西医的生理学,似乎尚非胡扯乱拉,恐怕内中真有抉出这两种学问的精义的地方,也未可知。现在我再把中医讲的“六腑”说一说。

六腑六腑,中医以(一)胃,(二)大小肠,(三)胆,(四)膀胱,(五)命门(三焦附),(六)心包络(膻中附),为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