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323-校注医醇剩义-第19页

损损于肺,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心,血脉不能营养脏腑;三损损于胃,饮食不为肌肉 虚而感热,则损其阴。阴虚则阳盛,损则自下而上,一损损于肾,骨痿不能起于床;二损损于肝,
筋缓不能自收持;三损损于脾,饮食不能消化。自上而下者,过于胃则不可治;自下而上者,过于 脾则不可治。盖深知人身之气血,全赖水谷之气以生之,其急急于脾胃之旨可见。即因劳致虚,因 虚致损之故,亦昭然若发蒙矣。至其论治法,谓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 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语语精当,度尽金针,后人恪遵成法,可以 不惑于歧途矣。七伤者,《金匮》谓食伤、忧伤、饮食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是 言此七者,皆是内伤,所以成虚劳之故。后人妄谓阴寒、阴痿、里急、精速、精少等为七伤,则专 主肾脏而言,岂有五脏之劳,专归一脏之理。盖七伤者,七情偏胜之伤也。夫喜怒忧思悲恐惊,人 人共有之境。若当喜而喜,当怒而怒,当忧而忧,是即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也,此天下之至和,尚 何伤之有。惟未事而先意将迎,既去而尚多留恋,则无时不在喜怒忧思之境中,而此心无复有坦荡 之日,虽欲不伤,庸可得乎!然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喜则伤心,此为本脏之病,
过喜则阳气太浮,而百脉开解,故心脏受伤也。至于怒伤肝,肝初不知怒也,心知其当怒,而怒之 太过,肝伤则心亦伤也。忧伤肺,肺初不知忧也,心知其可忧,而忧之太过,肺伤则心亦伤也。思 伤脾,脾初不知思也,心与为思维,而思之太过,脾伤则心亦伤也。推之悲也、恐也、惊也,统之 于心,何独不然。故治七伤者,虽为肝脾 肺肾之病,必兼心脏施治,始为得之。
<目录>卷二\劳伤<篇名>心劳属性:心劳者,营血日亏,心烦神倦,口燥咽干,宜调补营卫,安养心神,宅中汤主之。
\x宅中汤\x(自制)
天冬(二钱) 紫河车(二钱切) 人参(二钱) 茯神(二钱) 黄 (二钱) 当归 (二钱) 白芍(一钱) 丹参(二钱) 柏仁(二钱) 远志(五分甘草水炒) 莲子(二十粒去心)
先生此方根据《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以参、 、神、志补心气,卫即是气,气能生神。以丹 参、柏仁、归、芍补心血,营即是血,血能养神。补气血不但是调营卫,亦且是安心神。莲子以安 脾,心脾为母子;天冬以滋肾,心肾在既济。用河车者,乃生人造命之原,有补先天元气之奇功也。
祖怡注。
<目录>卷二\劳伤<篇名>肺劳属性:肺劳者,肺气大虚,身热气短,口燥咽干,甚则咳嗽吐血,益气补肺汤主之。
\x益气补肺汤\x(自制)
阿胶(二钱蛤粉炒) 五味子(五分) 地骨皮(二钱) 麦冬(二钱) 人参(二钱)
天冬(二钱) 百合(三钱) 贝母(二钱) 茯苓(二钱) 苡仁(四钱) 糯米(一撮煎汤代水)
先生此方根据《难经》损其肺者益其气,以人参、麦冬、五味之生脉法,以阿胶、百合、天冬 之补肺阴,因气即是水,水能化气也。以糯米、茯苓和脾肺,以贝母、地骨、苡仁退虚热而止咳血 ,肺润则气治,而金水相生矣。祖怡注。
<目录>卷二\劳伤<篇名>肝劳属性:肝劳者,阳气拂逆,阴气亏损,身热胁痛,头眩耳鸣,筋节弛纵,加味扶桑饮主之。
\x加味扶桑饮\x(自制)
熟地(五钱)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五分) 川芎(八分) 木瓜(一钱酒炒)
枣仁(二钱炒研) 牡蛎(四钱 炒) 茯苓(二钱) 广皮(一钱) 甘草(五分) 金毛 狗脊(二钱去毛切片) 续断(二钱) 嫩桑枝(二两煎汤代水)
先生此方根据《难经》损其肝者缓其中。肝,血脏也,主筋者也。以四物加枣仁补血,以牡 蛎、木瓜、甘草,柔之敛之缓之。以续断、毛脊、桑枝舒筋节,以茯苓、陈皮和脾而调气,肝之不 足在其血,肝之失调在其 气也。祖怡注。
<目录>卷二\劳伤<篇名>脾劳属性:脾劳者,或饮食不调,或行役劳倦,积久脾败,四肢倦怠,食少身热,行健汤主之。
\x行健汤\x(自制)
黄 (二钱) 人参(二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甘草(五 分)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酒炒) 青蒿梗(一钱五分) 广皮(一钱) 砂仁(一钱 )料豆(三钱) 木香(五分) 大枣(二枚) 姜(三片)
先生此方根据《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从本来无方中,自出手眼立一方。用四 君加黄 ,四物去芎、地,加料豆、蒿梗以佐归、芍,加香砂、陈皮以佐参、 、术、苓、草、姜、枣 ,调其营卫,亦所以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也。祖怡注。
<目录>卷二\劳伤<篇名>肾劳属性:肾劳者,真阴久亏,或房室太过,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疼,咽干口燥,甚则咳嗽吐血 ,来苏汤主之。
\x来苏汤\x(自制)
天冬(二钱) 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