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一盅)
对服立愈,或加炒盐少许妙。
观音救苦丹
(磨点眼角二、三次,兼治咽喉诸症。含麦大一块,化咽。一切肿毒、恶疮、
蛇蝎伤,津研,擦患处。)
火硝(一两) 白矾(四两) 黄丹(二两) 朱砂 明雄(各五分。以上二方兼治阴阳二痧。)
共细研,勺化开,候稍冷,搓成小锭,瓷器收贮听用。(毋出气。)
地浆
于南墙背阴处,掘一坑,入凉水一罐缴之,再候澄清,取饮。
又方 生明矾末二钱,冷水、滚水各半盅,调服。
又方 绿豆一、二升,水二、三桶,熬汤,以瓮贮之,令病患浇洗。稍冷,全身入瓮中,泡 透或稍愈,且毋遽出,效。
双解散
(即防风通圣散。泄泻,去硝、黄;自汗,去麻黄,加桂枝;涎嗽,加姜制半夏。)
防风 荆芥 薄荷 麻黄 白术(土炒,泔浸) 川芎(酒洗)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连翘(去隔) 山栀(炒) 黄芩 石膏( ) 桔梗 甘草 滑石(末) 芒硝 大黄(生熟酌用)
《医方集解》之双解散,减去硝、黄,引用生姜、葱煎。(以上四方,专治阳痧。)
【目录】卷之三·杂疫【篇名】鸬瘟属性:其症两腮肿胀,憎寒,恶热。外用赤小豆、柏叶,共捣烂,水醋调敷。内服,薄荷浓煎汤,
服之。
【目录】卷之三·杂疫【篇名】龙须瘟属性:其症喉硬、舌强,并牵耳中。急以针刺喉上,横七针,竖七针。朱砂,不拘多少,研。蜜 一匙,入烧酒和匀,灌之。
【目录】卷之三·杂疫【篇名】芋头瘟属性:其症昏沉不食。用芋头烧灰存性,研,黄酒送下。
【目录】卷之三·杂疫【篇名】蟹子瘟属性:其症喉痛,发热恶心,痛连腮颊,头亦痛,喉旁有疙瘩,四散红丝如蟹爪,压舌针挑之。要 挑爪,不可挑顶。每爪上挑一针,令血出,旋以朱砂末搽之,再含咽醋少许即愈。如刺当中顶,
即为伤蟹盖,必出脓,不食而危。
【目录】卷之三·杂疫【篇名】版肠瘟属性:(刮出紫疙瘩六个,即难治。)
其症初发如伤寒热病,三四日小腹胀满。不治数日即死。用麻一缕,如指粗。
先自两肩头刮至手腕,刮出紫疙瘩,针刺破,挤去恶血,又自两大腿跟刮至两足跟,有紫疙瘩刺 破,去恶血,(俱男先左,女先右。)又自咽窝刮至脐下,刺法如前,实时汗愈。
【目录】卷之三·杂疫【篇名】胁痛瘟属性:(一名结肋瘟,甚恶,不治数日即毙。)
其症但胁肋痛。萝白切片,蘸烧酒刮痛处,出痧即愈。未愈,用豆油一大盅,铜勺熬三分之 一,服之愈。又法,青布包黑矾,蘸烧酒刮痧。又法,烙香油浓饼碗口大,乘热熨痛处,冷即易,
可用三四饼,饼弃勿食,忌生冷。
【目录】卷之三·杂疫【篇名】刺蝥瘟痧属性:其症壮热、烦闷,遍身痛如蝥刺所伤,俗名蝥刺瘟,以痧治之。林月溪患时疫,壮热,口渴,胸 腹迷闷,手摩之如蝥刺伤痛,遍体皆然,因放腿湾痧廿余针,毒血成流,用山甲、天虫、角刺,
加活血顺气药,稍饮之而痊。
【目录】卷之三·杂疫【篇名】地葡瘟痧属性:暑热时疫,恶毒之气攻于里,则为痰喘,为血瘀。昏迷沉重,不省人事,若元气壮实,内不 受邪,不入于里,即散其毒于肌肤血肉之表,为肿为胀。忌饮热汤热酒,刺腿湾痧筋并十指尖出 毒血,内服
宝花散
。(治痧仙剂。)
郁金(一钱) 细辛(三钱) 降香(三钱) 荆芥(四钱)
共为细末,清茶调三匙,冷服。
桃仁红花汤
(治血凝结。)
桃仁(去皮、尖) 红花 苏木(各一钱) 青皮(八分) 乌药(四分) 独活(六分)
白蒺藜(去刺、捣末,一钱二分)
水煎服。
紫朴汤
(治痧有食气壅盛者。)
浓朴(姜汁炒) 山楂 葡子(研) 三棱 莪术 枳实(麸炒) 连翘(去隔) 青皮 陈皮 细辛 等分,水煎,冷服。
【目录】卷之三·杂疫【篇名】手足麻瘟属性:其症先少腹痛,作羊毛疔挑之,无血,随作紫疙瘩,手足麻,麻至不知人而死。急令人以足 病者手之三关脉上,(男 左手,女 右手。)用力 勿放,直待四肢不麻,病患自觉心头发火,方 放之,自愈。若放之早,虽愈后亦缠滞。三关脉即两手寸口诊脉处。
【目录】卷之三·杂疫【篇名】扣颈瘟属性:此症仕宦幕友不可不知,倘遇患此死者,而顾执言为人所逼勒可乎?可补《洗冤录》一则。
闻之老医臧枚吉云∶余髫时闻先祖言,凡人无故自缢者,为扣颈瘟。伊芳时未解详问,及后遍 阅方书,并无此说。辛巳年一人来言∶其乡有一妇人,平日家道 充裕,子女成立,夫妇和偕,忽一日无故自缢几死,救之始免。询之毫无所为,惟日郁郁不乐,
藏绳袖中,无人处即自缢。罗守月余,饮食言动如常,述此求治。余因忆少时所闻,细绎其或者血 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