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不同。寒中包火证。以寒证为主,火证往往不甚显著;火中伏寒之证,以火证为主,而寒证也往往不甚显著。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知道是寒中包火或火中伏寒呢?李老认为,只有根据治疗经过,先行试探性治疗,以药测证,方能辨别清楚。盖寒中包火证,单用温药治疗不但不能取效,反而出现火证的表现;火中伏寒证单用寒凉泻火药治疗,也不能取效,反而出现寒证之表现。至于寒证热证卜分明显的寒热夹杂之证,开始时寒热并用自然可以治愈,无须另立名称,徒乱人意。寒在肺中日久,变从火化,则当以火证治之,无须顾其寒。风寒咳血,多因外感日久,陈寒入肺,因寒动火,损伤血络,而致咳嗽日久不愈,形成寒中包火或火中伏寒之寒热错杂证。医者往往因辨不清以寒证为主之寒中包火证及以热证为主之火中伏寒证而乱投药,将寒热比例颠倒,终因误治酿成痨瘵,慎之慎之!
临床上,李老常以清除郁火之方治疗寒中包火之证,方如小柴胡汤加苏子、款冬花;以搜剔陈寒之方治疗火中伏寒之证,方如《千金》麦门冬汤(麦冬三钱,生地三钱,桔梗二钱,桑皮三钱,半夏二钱,紫菀三钱,竹茹三钱,麻黄一钱,五味子一钱,生姜三片,甘草一钱)。麦门冬汤虽寒热并用,但以清凉泻火为主,因风寒客于肺中而引火生痰,故用桔梗、桑皮、半夏、生姜以祛除痰饮,用生地、紫菀、竹茹、麦冬、五味子以清敛火气。然陈寒不除,则痰火旋去而旋生,故以辛温之麻黄一味,以搜剔陈寒。用甘草以调和诸药.,诸药配伍,清敛之中寓以剔除陈寒,达到火气清而伏寒除、痰火去而不反复的目的。
血证论
我们通常将异常出血统称血证,李老则将血的.切病状统称血证,其中包括血热、血寒、血虚、血瘀、出血及血脱六种。六者皆出现有关血液(包括月经)方面的证候:血热者,为血液热度太过,有了热证症状,必见喜冷怕热,口干舌燥,嗜食冷性饮食;血寒者,血液的热度不足,有了寒证症状,必见喜热恶寒,恶冷性饮食;血虚者,为血中成分不足,亦称贫血,症见面色苍白,经量少色淡,舌淡苔少,脉细;血瘀者,为血中有块,有栓塞或血滞的证候,为血证中的实证,症见各处刺痛,月经有块,皮肤及舌上有瘀点、瘀斑等;出血者,为除了正常月经及伤寒病解之鼻衄外的一切出血;血脱者,为出血过多不止,脉微欲绝,或无脉,或脉大无伦之证。
论瘀血与五脏之关系
“瘀血”为中医特有的一种病理现象,有两层含义。其一,瘀血是多种疾病过程中因不同原因造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其二,由于瘀血之存在,影响脏腑功能,又可变牛各种疾病。瘀血的形成不外外伤、气虚、阴虚、血虚、气滞、寒凝、热灼等原因。同时,血液之正常生成循行及瘀血的产生又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总括为:血液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贮藏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
1.瘀血与肝的关系
肝乃瘀血形成的关键所在。肝不疏泄,则气血郁遏于内,或横溢于外,所滞之处,皆可成瘀。或肝火炽盛,血被煎熬,也可凝结为瘀。《外科补要论》曰:“跌打损伤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十二经络,皆可以肝为主。”临床上瘀血阻于肝,常可见Y积、鼓胀等症。
2.瘀血与心的关系
心与瘀血关系亦大,血之往返循环,皆为心所主宰,而心之能主血,全赖心阳旺盛,心窍通利。倘若心阳不振,则搏动无力,致血行缓滞而积瘀;心窍不通,则血也壅滞为瘀。《灵枢。经脉》曰:“手少阴(心)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反之,若心火过旺,营血为之煎熬,则会干结成瘀。瘀血阻于心,临床上常可见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症。
3.瘀血与脾的关系
脾为生血、统血之脏,与瘀血之消长存亡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唐容川言:“食入于胃,脾经化汁,上奉于心,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谓血。故治血者,以治脾为主。”又,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故脾为气血运行之枢纽,若脾病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上奉心火,则血难以生,血少难以畅行脉间,而成瘀血。脾虚气弱,不能运行上下,灌溉四旁,则阳自升而阴自降,于是清浊相混,隧道壅塞,气留血滞,郁而不行,万病丛生之源也。《素问。太阴阳明论》: “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瘀血阻滞于中焦脾胃,临床常见胃脘痛、腹痛、呕血、便血等症。
4.瘀血与肺的关系
肺者,司呼吸而主气之脏也,气行则血行,故肺又有行血之功能。 《灵枢・经脉别论》曰:“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气行于腑。”这说明诸经之血,皆通过肺,并在肺气之鼓动下,才能循行机体。若肺气虚弱,或郁遏不宣,则百脉不能朝肺,肺亦不能将血宣布于全身,终致脉道壅塞而为瘀血。
5.瘀血与肾的关系
人每忽视肾与瘀血的关系,孰知祛瘀之关键在一肾乎,盖血之施泄在.肾,司二便者,亦肾也,人有旧血死血,皆通过肾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