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晕是头旋,眩晕即古人所说的头旋眼黑,俗语所谓发“黑眼风”是也。此证轻者闭目定神则止,重者如坐车船,甚者不敢开目,自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虽众说纷纭,但明清以来,临床医家多宗汉代张仲景及金元四大家中刘河间、朱丹溪的“无痰不作眩”理论,主张痰为病源,从痰论治。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说: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后世刘河间、朱丹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无痰不作眩”、“因痰致眩”的学说。如《丹溪心法・头眩》曰:“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夹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李老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眩晕总分四类证候,即风、火、痰、虚,其中风为病源,即痰、火皆因风起,在脏腑病机上,与肝、脾、.肾最为相关,且实证多起于肝,虚证多源于脾肾。 一、风火痰郁,起于肝风 眩晕本是风的症状,但这里的风,多属内风,正如《医学从众录》言:“以为风者,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气逆,于是风升火动,风生必夹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开窍于目”。肝上连目系而应于风,肝气易郁,肝阳易亢,肝阴易虚,这些均易引致肝风内动,风动则火随风升,火升则痰因火动,风夹痰、火上冲于头目,则发为眩晕之症。因此,李老认为眩晕的主要原因就是肝风内动,故治眩之中,应时时不忘肝风,可随证加入天麻、钩藤、菊花、石决明等平肝熄风之品。
附案:
案一 侯某,女,69岁。门诊号:51458。
]962年2月23日初诊:主诉:头晕目眩,心悸,头目胀痛。面潮红。素有高血压病病史,舌苔薄白,脉弦。证属肝肾亏虚,肝阳上亢型。治宜补肝肾,潜肝阳,熄肝风。处方:
生石决明9克 杭菊花9克 天麻6克 橘红6克 生龙牡各9克 茯神4.5克 半夏4.5克 薄荷3克 生杜仲9克 牛膝9克
服上方3剂,头晕目眩明显减轻,但仍有头胀头痛感。原方加钩藤9克,继服1剂,诸症大都消失。
按:此患者年逾古稀,肝肾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发为眩晕。故治宜补肝肾,潜肝阳,熄肝风。方中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天麻、钩藤、石决明、生龙牡等潜肝阳,熄肝风;橘红、半夏健脾化痰,和中降逆止呕;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薄荷散风热而清利头目;茯神安神定悸,以增强平肝潜阳之功。诸药配伍可补肝肾而潜肝阳,化痰浊而散风热,达到熄肝风而止眩晕的目的。
案二 王某,男,26岁。门诊号:79257。
1963年6月14日初诊: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直视,眼球不活动已半月余,经省城某医院眼科诊断为“内直肌麻痹”。舌苔薄白,脉滑。证属肝旺脾虚,风痰上扰型。治宜平肝熄风,燥湿化痰。方用二陈汤加味:
橘红7。5克 半夏6克 南星4.5克 茯苓6克 杭菊花6克 枳壳4。5克 僵蚕6克 全蝎3克 甘草3克
服上方2剂后,头晕、头痛消失。上方去菊花继服2剂后,眼球稍能活动,嘱其守方继服10剂后眼球活动复常,视物渐清。
按:此案系肝旺脾虚,风痰上扰,蒙蔽清窍所致,故以二陈汤加平肝熄风之品治之。方中二陈汤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南星助半夏以化痰,并善除经络中之风痰,主要用于由风痰上扰所致的头目眩晕。全蝎辛而善走,为熄风、祛风之要药,专能熄风解痉,祛风止痛,并能引诸熄风之药直达病所,以增强诸药熄风止痉定搐之作用。僵蚕善于疏散肝经风热,菊花则平肝明目而止眩。诸药配伍,健脾燥湿化痰,平肝熄风而解痉,达到风痰除而眩晕停、眼转动而视物清的效果。 二、痰浊致眩.脾虚湿盛 脾主运化升清,但在病理情况下又是“生痰之源”。脾之功能正常,则水谷得以运化,其中之精微物质赖脾气之升清上输于肺而营运全身,浊阴下降,使糟粕得以排泄。若嗜酒肥甘,饥饱无常,或思虑劳倦,伤及于脾,则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聚湿而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清窍,发为眩晕。若痰浊郁久,极易化火,痰火上犯清窍,亦可致眩晕加重。如《医灯续焰》说:“胸中痰浊,随气上升,头目高而空明,清阳所注,淆浊之气扰乱其间,欲其不晕不眩,不再得矣。或兼见吐痰呕饮、胸痞肠鸣等症,脉左滑。”《丹溪心法.头眩)也说:“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同时,脾之运化升清有赖于肝气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木横肆,乘及脾土,则可致使脾虚,从而形成肝气犯脾、痰浊中阻的眩晕,甚至形成虚中夹实、寒热错杂的证候。因此,在治疗上,应以健脾燥湿化痰为主,方用六君、二陈之类,根据具体证候不同,或加理气、平肝、祛风、熄风之品等。
附案:
案一 李某,女,47岁。门诊号:20244。
1959年10月7日初诊:头晕近2周,近日渐加重,伴有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