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313-杂病源流犀烛清沈金鳌-第266页

,郁则肝阳独亢,令胆火上炎,当早服丸料以补心肾,用熟地四两,龟板二两,麦冬、牡蛎、白芍、建莲、茯神各两半,五味、磁石各一两,沉香,辰砂各五钱,砂为衣,午服汤药。以清少阳,以胆经亦络於耳也,用女贞子三钱,生地二钱半,夏活 草二钱,赤苓钱半,丹皮、山栀各一钱,生甘草四分。又曰:七八十而耳聋,乃理之常也。说 老人虽健,下元已怯,是下虚上实,清窍不主流畅,惟固补下焦,使阴火得以兲 用磁石六味丸加龟甲、五味、远志。耳病导引法 《保生秘要》曰:凡搓掌心五十度,热闭耳门,空观,次又搓又闭又观,如此六度。耳重皆如此导法,兼以後央 ,无不应验。运 央 《保生秘要》曰:用意推散其火,男则用逆,收藏於两肾之间,女则用逆,归藏於两乳之下,或耳中,或按耳门内,若蝉鸣,咽津液,降气安。耳重导引法 《保生秘要》曰:定息坐,塞兑,咬紧牙关,以脾肠二指捏紧鼻孔,睁二目,使气串耳,通窍内,觉哄哄然有声,行之二三日,窍通为度。运 央 《保生秘要》曰:时常将两耳返听,於归元取静,或存闭口中气及鼻中气,使不妄出,单意想从耳中出,又收返听,耳自然聪矣。修养法 《养生书》曰: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郭,以补肾气,以防聋聩也。又曰:养耳力者常饱。治耳病方七十五透铁关法 总治 活磁石二块,锉如枣核大,搽麝香少部 於磁石尖上,塞两耳窍中,口内含生铁一块,候一时,两耳气透,飒飒有声为度,勤用三五次,即愈矣。此方专治一切耳聋。透耳筒又 椒目 巴豆肉 石菖蒲 松脂各五分 共为末,以蜡熔化,和匀作筒子样,棉包纳耳中,日易一次,神效。此方专治肾气虚,耳鸣如风水声,或如钟磬响,或卒暴聋,皆效。通神散 又 蝎子全者一个 土狗一个 地龙二条 白矾半生半活 雄黄各五分 麝香二分半 共为末,用葱白蘸药入耳中,闭气,面壁坐一时,三日一用自愈。此方大治耳聋。凡邪气闭塞,或由於虚而为聋聩者,当用透关通气之药,故特先列三方於前,以备采用。益肾散肾虚 磁石 巴戟 沉香 菖蒲 川椒 等分,每末二钱,用猪腰一个细切,和葱白、食盐,纸包煨,空心酒下。六味丸 又 熟地 山药 山萸丹皮 茯苓 泽泻磁石六味丸老年 磁石 熟地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人叁养荣汤劳损 人叁 茯苓白术 甘草 当归 白芍 熟地 黄儀 远志 肉桂 陈皮 五味子 姜 枣调中益气汤 病後 人叁 黄儀苍术 甘草 陈皮 木香 升麻 柴胡 此即补中益气汤去当归、白术,换木香、苍术也。流气散 厥聋 防风通圣散 风聋 防风 荆芥麻黄 连翘 薄荷 川芎 当归 白芍 白术山栀 大黄 芒硝 黄芩 石膏 桔梗甘草 滑石 姜 葱酒制通圣散右聋 即防风通圣散,诸药俱用酒炒,倍入酒煨大黄,再用酒炒三次,水煎,食後服。磁石羊肾丸耳聋 磁石三两 用葱白木通各三两同煮一伏时取石研水飞用二两川芎 菟丝子 白术 川椒 防风枣肉 茯苓 细辛 草葛 远志 川乌 木香当归 黄儀 鹿茸各一两 肉桂六钱半石菖蒲两半 熟地二两 羊肾二对,酒煮烂捣,加酒糊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下五十丸。此方总治一切耳聋,补虚,开窍行郁,疏风去湿。桂星散 虚聋 肉桂二分 川芎五分 当归六分 细辛 木香 麻黄 甘草木通 南星 白蒺藜各三分 菖蒲八分 白芷四分 紫苏五分开痰散风热 芎芷散 虚聋 川芎一钱半 白芷 细辛 陈皮 苍术 菖蒲 厚朴 半夏木通 肉桂 苏叶 甘草各七分 姜三 葱白二清神散气壅 甘菊 羌活 姜蚕各五分 木通 川芎 防风 荆芥 木香甘草菖蒲各四分 每末二钱,米汤下。神芎丸气实 大黄 黄芩 牵牛子 滑石 水丸。通鸣散小儿 菖蒲 远志各一两 防风 柴胡 麦冬各五钱 甜葶苈 细辛各二钱 杏仁十四个 磁石一钱 每末五分,葱汤下。菖蒲丸 又 菖蒲一寸 巴豆七粒研,分七丸,每一丸,绵包塞耳内。滋阴降火汤右聋 生地 当归黄柏 知母 川芎 赤芍 菖蒲 姜 风加防风,痰加胆星,火盛加元叁。当归龙荟丸左聋 当归 龙胆草 芦荟 甘草 甘菊花 黄芩 荆芥 生地 赤芍 痰加姜制半夏。加减龙荟丸痰火 酒龙胆 酒当归 黑山栀 黄芩 青皮各一两 酒蒸大黄柴胡 青黛各五钱 芦荟 胆星各三钱木香二钱半 麝香五分 神僸糊丸,盐汤下二十丸,日三服,後用针砂酒以通气。针砂酒又 针砂三钱,铜铫内炒红,以陈酒一杯,将针砂淬入,待温,砂亦澄下,饮酒。四物汤虚火 川芎 地黄 白芍 当归金匮肾气丸又 熟地 山药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附子 肉桂 车前子牛膝柴胡清肝汤实火 柴胡 黑山栀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