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气中,以至五积六聚,疝癖症瘕,心腹块痛,发则欲绝,殆无往而不至矣,当治以七气汤、四七汤。

  【气逸则滞】 《入门》曰:凡人逸则气滞,亦令气结。轻者行动而愈,重者橘皮,一物汤。

  【气不足病】 《灵枢》曰: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放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鸣,头为之倾,目为之满。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鸣。下气不足,乃为痿厥心 。

  【气绝候】 《灵枢》曰: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连,目连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死矣。六阳气俱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又曰:六腑气绝於外者,上气脚缩。五脏气绝於内者,下利不禁,甚者手足不仁。又曰:阳气前绝,阴气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黄,J下温,心下热。 中气 暴病也。凡人暴喜伤阳,暴怒伤阴,忧愁怫意,气多厥逆,皆能致中气之病,要惟忿怒为尤甚。说怒则气惟一往,有升无降,便觉痰涎壅塞,牙关紧闭,一时昏倒,不省人事,若以姜汤急灌之,立时可醒。既醒之後,随症调治,当无不痊。非若中风之病,猝难为之救治也(宜八味顺气散、木香顺气散。)

  【脉 法】 《得效》曰:中风,脉浮、身温、口多痰涎。中气,脉沉、身凉、口无痰涎。

  【中气非中风可比】 《得效》曰:中风而以中气药治之,亦无所伤;中气而以中风药治之,祸不旋踵。《入门》曰:中气,虚者八味顺气散,实者四七汤。《医鉴》曰:《内经》云无故而喑,气不至,不治自已。谓气暴逆也,气复则已。审如是,虽不服药亦可。 上气 肺病也。经曰:邪在肺,则寒热上气。又曰:肺藏气,气有馀,则喘咳上气。说由肺经受邪,气道窒塞,呼多吸少,其息促急也。经言所有馀,只邪气耳(宜苏子降气汤、沉香降气汤、快气汤。)

  【上气不治症】 《正传》曰:上气而面浮肿,肩息,脉浮大者不治。如又加胀,则更甚矣。 下气 肠胃郁结病也。说惟郁结,则肠胃之气不能健运,所纳谷食之气,从内而发,不得宣通,往往上行则多噫气。上行不快,远而下行,因复下气也。此下气之常症也。经云:夏脉者心也,心脉不及,下为气泄。此言下气之原由於脏病者。又云:癫 痨瘵,若气下泄不止。必死。以真气竭绝,肠胃腠理闭塞,故气不能宣通於肠胃之外,故从肠胃中泄出。此言下气之原由於真元虚者。经所言,俱非常病也(宜七气汤。)

  【伤寒亦有下气】 忡景曰:伤寒阳明病,胃中有燥屎者,必转矢气,下之即愈。转矢气者,气下泄也。 短气 无气虚乏病也,当补气,不可泻肺,治法无二(宜加味生脉散。)其气出多入少者,最为难治(宜拯阴理痨汤加黄 、白术。)

  【脉 法】 仲景曰:趺阳脉微而紧,微为虚,紧为寒,微紧相搏,为短气。《脉经》曰:趺阳脉浮而涩。涩则卫气虚,虚则短气。又曰:寸口脉沉,胸中短气也。

  【短气疽治】 仲景日,平人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又曰: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入门》曰:短气者,呼吸不相接续也。有结胸者,有停水怔忡者,有风湿相搏者,有素弱气虚者。大抵心腹胀满者,为实。为邪在里。心腹濡满者,为虚,为邪在表。又曰:气散则中虚,倦怠无力,短气不足以息,当补中益气。少气 肺肾二经病也。经曰:肾生气,肾虚则少气,力言吸吸,骨酸懈惰,不能举动。又曰:肺藏气,肺不足则息微少气。以是知肾虚则气无所生,既不惕 妣 肺虚则气无由藏,又不悼R气之府。曰少者,独言所剩无多,虚虚怯怯,非如短气之不相接续也。知此,则少气可得而治矣(宜四君子、人叁黄 汤、益气丸。)

  【少气症状】 东垣曰:内伤脾胃,致中气虚少。易老曰:真气虚耗,脉弱懒语。《纲目》曰:少气者,气少不足以言也。气逆 火病也。故《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於火也。又曰:何谓逆而乱?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於胸中,是为太 闷,故气乱於心,则烦心密默,仰首静伏。乱於肺,则俯仰喘喝,按手以呼。乱於肠胃,则为霍乱。乱於臂胫,则为四厥。乱於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则知逆乱之故,皆由火热上冲,气不得顺之所致也。然则治逆惟有散火,而散火必先降气,气降则火自清,火清而逆自平也(宜退热清气汤。)若火盛者,必当以清火为重,兼以理气,自合治法(宜滋阴降火加便香附、茯神、沉香。)

  【气逆症】 丹溪曰:病人自言冷气从下而上者,此上升之气自肝而出,中挟相火,其热为甚,自觉其冷,非真冷也。又曰:气之上逆属阳,无寒之理,觉恶寒者,乃火极似水也。气郁 内外因俱有之病也。其始或因七情,或因饮食,或因六淫,虽其端甚微,而清浊相干,往往由气成积,由积成痰,痰甚则气不得宣而愈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