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迟。夫卫气者,昼行於阳,夜行於阴,故阳气尽则寐,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於阴也久,其气不精,则目满,故多卧矣。《入门》曰:卫气不得入於阴,常留於阳,留於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 盛,不得入於阴,故目不满。卫气留於阴,不得行於阳,留於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 满,不得入於阳,故目闭。 梦者,神与魂魄病也。心藏神,中虚不过径寸,而神明居焉。故心者,神明之舍,而神即精气之所化成。《灵枢》曰: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是神魂魄三者,固非判然不相属者也。自人心多欲,神明外驰,因而气散於内,血随气行,荣卫纷乱,魂魄不安,於是乎百疾作。疾作者,神离故也。故太上贵养神,其次才养形。凡欲神之存乎舍也,凡欲神之存乎舍,而百疾不作也。若夫梦者,亦神不安之一验耳。凡人形接则为事,神遇则为梦,神役乎物,则魂魄因而不安,魂魄不安,则飞扬妄行,合目而多梦,又况七情扰之,六淫感之,心气一虚随感而应。谚云:日之所接,夜之所梦,洵有然也(宜别离散、益气安神汤。)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非神存之故哉。梦而魇,则更甚者,或由心实,则梦惊忧奇怪之事而魇(宜静神丹。)或由心虚则梦恍惚幽昧之事而魇(宜清心补血汤。)甚有精神衰弱,当其睡卧,魂魄外游,竟为鬼邪侵迫而魇者,此名鬼魇(宜雄朱散,)另详邪祟条中。甚矣,梦非细故也,其如太上之养神而可哉。
【五藏虚实为梦】 《内经》曰:肝气虚则梦菌香生草,实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实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实则梦筑垣说屋;肺气虚,则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实则梦兵战;肾气虚,则梦舟船溺人,实则梦伏水中,若有所畏恐。
【淫邪成梦】 《灵枢》曰: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梦取,甚饱梦与,肝盛梦怒,肺盛梦哭泣,心盛梦善笑恐畏,脾盛梦歌乐身体不举,肾盛梦腰脊两解不属。又曰:厥气客於心,则梦邱山烟火;客於肺则梦飞扬,见金铁奇物;客於肝,则梦山林树木;客於脾,则梦邱陵大泽,壤屋风雨;客於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於膀胱,则梦游行;客於胃,则梦饮食;客於大肠,则梦田野;客於小肠,则梦聚邑街衢;客於胆,则梦讼斗自刳;客於阴器,则梦接内;客於项,则梦斩首;客於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 苑中;客於股肱,则梦礼节起拜;客於胞腹,则梦溲与便。
【魂魄为病】 仲景曰:邪客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於心,心气虚者其人多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治不寐方二十五 归脾汤 心血少 人叁 黄 当归 白术 茯神 龙眼 远志 枣仁 木香 甘草 姜 枣 琥珀养心丹 又 琥珀 龙齿 菖蒲 远志 人叁 茯神 枣仁 当归 柏子仁 黄连 生地 朱砂 牛黄 猪心血丸,黍米大,金箔为衣,灯心汤下二钱。 珍珠丸 肝虚 珍珠 麝香各三钱 熟地 当归各两半 枣仁 人叁 柏子仁各一两 犀角 茯神 沉香各五钱 冰片一钱 虎睛一对 蜜丸,朱砂、金箔为衣,日午夜卧各用薄荷汤下五十丸。 六味丸 阴亏 熟地八两 山药 山萸各四两 丹皮 茯苓 泽泻各三两 养心汤 劳心 当归 黄 茯苓 茯神 川芎 半夏 远志 炙草 人叁 肉桂 五味 柏子仁 姜 枣 六君子汤 高年 人叁 茯苓 白术 炙草 半夏 陈皮 温胆汤 痰多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姜 枣 酸枣仁汤 虚烦 石膏二钱半 人叁 枣仁各钱半 知母 赤苓 甘草各一钱 肉桂五分 姜 安卧如神汤 通宵 茯苓 茯神 白术 山药 寒水石 @枣仁各一钱 远志 炙草各七分 朱砂五分 人叁四分 鳖甲羌活汤 惊醒 鳖甲 枣仁 羌活 独活 川芎 防风 人叁 甘草 黄 牛膝 五味 蔓荆子 苏子竹茹汤 喘气 苏子 竹茹 橘皮 桔梗 甘草 六一散 烦躁 滑石 甘草 枣半汤 虚烦 枣仁二两,研极细,入水二杯取汁,半夏二合,煮烂,入地黄汁一合更煮,时时呷之。 四君子汤 肝虚 人叁 茯苓 白术 甘草 二陈汤 病後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加味养心汤 心肺火 茯苓 茯神 黄 半夏 归身 川芎各二钱半 炙甘草二钱 柏子仁 远志 肉桂 人叁 五味子 枣仁各一钱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