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湿纸,于顶中贴之。左鼻衄以线扎左手中指,右出扎右中指。俱出,
左右二指俱扎。或以炒黑蒲墨吹鼻中。
\x清热降火\x 二陈加知母、桑白、桔梗、黄连、黄芩、生地、石膏之类,煎药水和入墨



<目录>

<篇名>溺血

属性:属热、气虚、血虚。
\x凉荣\x 四物加生地、牛膝,或四物加黄连、棕灰,六味地黄丸切要。
\x补气\x 茎痛用甘草梢,血药中少佐以地榆、陈皮、白芷、棕灰。
\x劫\x 瑞竹堂方蒲黄散∶
蒲黄(炒) 古锻石(炒) 破故纸(炒) 为末调服。或单用蒲黄,或葱白汤调郁金末服之
,文蛤灰入煎剂妙。



<目录>

<篇名>下血

属性:肠风多在胃与大肠病。
\x清热补血\x 四物加炒栀子、炒黄连、秦艽、升麻、阿胶、棕皮、下槐角丸。
\x温\x 因寒致者,当温散,四物加升麻、炮姜、棕灰。或肠胃受寒湿毒,宜当归四逆、
平胃之类。
\x灸\x 三里。
\x针\x 隐白。
\x解络脉之结\x 或单用枳壳一味。
一方∶黄连(一两) 枳壳(二两) 槐花(八两)
上以槐花炒上二味,去花不用,止以二味煎,进,立效。
\x劫\x 一方用百药煎一两,取一半烧为灰,作末,糊丸梧桐子大,每五六十丸空心服之
。一法用血余灰、棕榈皮灰、鞋底灰,猪牙皂角灰,酒服半两。



<目录>

<篇名>诸气

属性: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劳则气耗,悲则气消,喜则气缓,思则气结。
\x升散\x 寒气郁于中作痛,七气汤、盐煎散、参苏饮、东垣升阳顺气汤。
\x降抑\x 逆者抑之,木香流气饮、降气汤。有热者,须加凉剂抑之,所谓从阴引阳也。
\x下\x 木香槟榔丸、导气丸、小承气汤。
\x针\x 针以导气。
\x调理\x 沉香降气汤、分心气饮、紫沉通气汤。
\x补\x 炅则气泄,宜清暑益气汤。
\x宣\x 木郁则达之。
\x捷嚏\x 搐鼻。
\x消导\x 局方异香散。
\x导痰\x 散郁和中,二陈、四七、苏子降气之类。
\x理血\x 气逆血从,济生归脾汤。



<目录>

<篇名>漏

属性:\x内托提\x 二地、 、参、术、升、草、菟、芍。
\x外塞法\x 用童便 炉甘石、牡蛎粉。



<目录>

<篇名>淋

属性:属热,小便涩,气承水,寒闭热结,痰气不利。胞痹属寒。
\x解热\x 关格者分利之,凉血火府丹,木通、黄芩各一两,生地二两。不渴而小便闭
者,滋肾丸,知母、黄柏。
\x补\x 老人气虚,人参、白术,中加木通、山栀、六味丸为主。气虚不运者加升麻。虚
寒者,八味丸为要药。
\x灸\x 三阴交。
\x掩脐\x 连须葱三茎,生姜一块,豆豉二十一粒,盐一匙,同捣作饼,烘热掩之,扎
定即通。
\x宣\x 吐之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下,以二陈吐之,吐中便有降,关格必用吐,提其气
之横络,不必在出痰也。
\x下\x 八正散之类。
\x捷嚏\x 不卧散吹之。
\x外迎\x 汤浴之。
\x擦\x 用连须葱擦周身。
\x降气\x 八正中加木香、沉香、琥珀,清气莲子饮。寒者温之,三因生附散。



<目录>

<篇名>小水不禁

属性:\x补\x 内虚寒自汗,御药秘元丹、三因家韭子丸。内虚湿热者,六味丸。寒者,八
味丸加杜仲、骨脂、五味。
\x灸\x 阴陵泉、阳陵泉。



<目录>

<篇名>(详淋)

属性:不通者,用以上法,或用坐药,见伤寒例。男子急甚者,令人吹吮之。妇人仍用坐药。



<目录>

<篇名>喉痹

属性:痰热,湿热。
\x宣\x 以桐油吐,或以射干、逆流水吐。一方,槐花,独活,醋煎吐涎。
三因雄黄丸∶
雄黄(一两) 巴豆(去油,十四个) 郁金(一钱) 醋糊丸,绿豆大,茶清下七丸。
\x吹药\x 三因玉钥匙∶焰硝(一两半) 硼砂(半两) 脑子(一字) 僵蚕(一分)
密钥匙加雄黄,或止用胆矾。
一字散∶雄黄 蝎梢 白矾(枯) 藜芦 猪牙皂角(炙) 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