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305-本经逢原-第61页

不独此味为然。此物向供食品,不入汤药,故《
本草》不载。近时北人以之强肾,南人以之稀痘,各有攸宜。强肾方用琐琐葡萄、人参各一 钱,火酒浸一宿,侵晨涂手心、摩擦腰脊,能助膂力强壮。若卧时摩擦腰脊,力助阳事坚强 ,服之尤为得力。稀痘方用琐琐葡萄一岁一钱,神黄豆一岁一粒,杵为细末,一阳夜蜜水调 服,并擦心窝腰眼,能助肾祛邪,以北地方物专助东南生气之不足也。然惟禀质素弱者用之 有益,若气壮偏阳者勿用,恐其助长淫火之毒也。
<目录>卷三\果部<篇名>橡实内容:苦温,无毒。
\x发明\x 橡实消谷止痢,浓肠胃,令人强健,且能治痔漏脱肛。《千金方》治石痈坚硬如 石不作脓,用橡子一枚蘸醋,于石上磨汁涂之,干则易,不过十度即平。共壳为散及煮汁服 ,止下痢并染须发。
<目录>卷三\果部<篇名>槲皮内容:\x一名赤龙皮\x 苦涩无毒。
\x发明\x 槲皮煎服除虫及漏恶疮甚效。能治赤白痢,肠风下血。《肘后方》治下部败烂疮 ,赤龙皮散以之为君。《千金方》治附骨疽 疾及蛊毒多用之,皆取苦涩化毒也。
<目录>卷三\果部<篇名>荔枝内容:肉甘温,核涩无毒。治疝,取建产阔肩之核良。
\x发明\x 荔枝实气味纯阳,能散无形之滞气,瘤赘赤肿宜之。多食发热烦渴口干衄血。而 核入厥阴经行散滞气。其实双结,而核似睾丸,故治 疝囊肿,有连类象形之义。时珍治 疝气刺痛,妇人血气刺痛。小而肉似龙眼,其核尖小,仅堪醋磨疗癣,治疝无效。
<目录>卷三\果部<篇名>龙眼内容:\x俗名圆眼\x 甘平无毒。桂产者佳,粤东者性热不堪入药。
\x发明\x 龙眼补血益肝,同枸杞熬膏专补心脾之血。归脾汤用之,治思虑伤心脾,皆取甘 味归脾,能益人智之义。然中满家呕家勿食,为其气壅也;师尼寡妇勿用,以其能助心包之 火,与三焦之火相煽也。
<目录>卷三\果部<篇名>橄榄内容:\x一名青果\x 涩甘温无毒。
\x发明\x 橄榄先涩后甘,生津止渴,开胃消痰,醉饱后及寒痰结嗽宜之。热嗽不可误食。
病患多食令气上壅,以其性温而涩,聚火气于胃也。又能消酒解 鲐、河豚诸鱼鳖毒,观朱 鱼食橄榄渣即毙,能解鱼毒可知。故嚼汁咽之,能治鱼骨鲠,有效。患痘疮者宜多食,以其 解毒而助胃中温和之气,令痘起发也。又核烧灰蜜丸同黄独服能稀痘,但性专搜涤胎毒,过 服令人呕泻。婴儿初生,胡桃肉连皮三枚、橄榄核烧灰一枚、朱砂、雄黄各一分,研细,和 甘草汁、生白蜜绞去滓于乳前顿热服之,可代化毒丹。但化毒丹治胎热面赤,此治胎寒面白 ,不可混也。又灰末敷金疮无瘢。生核磨水搽瘢渐灭。
<目录>卷三\果部<篇名>榧子内容:甘涩温有毒。
《本经》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蛊毒,鬼疰伏尸。
\x发明\x 榧实,肺家果也。性温散气,故能去腹中邪气。三虫诸疾,火炒食之。引火入肺 ,多食则大肠受伤。小儿黄瘦有虫积者宜食,与使君子同功。观《本经》主治可知。
<目录>卷三\果部<篇名>松子内容:甘温无毒。
\x发明\x 海松子甘温益肺清心,止嗽润肠,兼柏仁、麻仁之功,温中益阴之效。心肺燥痰 干咳之良药也。
<目录>卷三\果部<篇名>槟榔内容:苦辛温无毒。
\x发明\x 槟榔泄胸中至高之气,使之下行;性如铁石之沉重,能坠诸药至于下极。故治冲 脉为病,逆气里急,及治诸气壅腹胀后重如神。胸腹虫食积滞作痛,同木香为必用之药。其 功专于下气消胀,逐水除痰,杀虫治痢,攻食破积,止疟疗疝,香港脚瘴疠。若气虚下陷人及 膈上有稠痰结气者得之,其痞满昏塞愈甚。又凡泻后、疟后、虚痢切不可用也。闽广瘴毒之 乡人常食此,必以 叶裹嚼之。所云饱能使之饥,醉能使之醒者,以其能下气也。云饥能使 之饱,醒能使之醉者,以 叶辛温能开发中外之气,以散瘴疠之邪也。
<目录>卷三\果部<篇名>大腹子内容:\x即大腹槟榔\x 辛涩温无毒。此味与槟榔皆性坚难切,须用滚水泡渍切之。若以 水浸浊满,不但失其性味,反有伤于胃气也。
\x发明\x 大腹子偏入气分,体丰湿盛者宜之。夫槟榔偏主血分,腹满多火者宜之。时珍谓 大腹与槟榔同功,似未体此。
<目录>卷三\果部<篇名>大腹皮内容:辛涩温有毒。鸩鸟多集其树上。宜酒洗后再以绿豆汤洗过,用其内粗者耗气,
宜摘去之。
\x发明\x 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 肿,香港脚壅逆者宜之。惟虚胀禁用,以其能泄真气也。
<目录>卷三\果部<篇名>马槟榔内容:苦甘寒无毒。
\x发明\x 马槟榔生滇南夷地,不入汤药。热病食数枚,冷水下之。肿毒恶疮嚼一枚并涂肿 处。产难临时细嚼数枚,花水送下,须臾立产。再以四枚去壳,两手各握二枚,恶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