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 蓄烦渴,小便不利,或吐,或泻,用五苓散,以泄太阳邪热也,其功长于行水。《本经》主 风寒湿痹,言风寒湿邪着不得去,则为肿胀,为癃闭,用此疏利水道,则诸证自除。盖邪干 空窍,则为乳难,为水闭。泽泻性专利窍,窍利则邪热自通,内无热郁则脏气安和,而形体 肥健矣。所以素多湿热之人,久服耳目聪明,然亦不可过用。若水道过利则肾气虚。故扁鹊 云,多服病患眼。今人治泄精多不敢用,盖为肾与膀胱虚寒而失闭藏之令,得泽泻降之,而 精愈滑矣。当知肾虚精滑,虚阳上乘而目时赤者,诚为禁剂。若湿热上盛而目肿,相火妄动 而精泄,得泽泻清之,则目肿退而精自藏矣,何禁之有。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乃取以泻膀胱 之邪,非接引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矣。
<目录>卷二\水草部<篇名>羊蹄根内容:\x俗名秃菜\x 辛苦寒,小毒。傍茎有钩如波棱菜状,夏末结子便枯者是也。
《本经》主头秃,疥瘙,除热,女子阴蚀。
\x发明\x 羊蹄根属水走血分,为除湿杀虫要药。故《本经》治头秃、疥瘙、女子阴蚀之患 。新采者醋捣涂癣。杀虫加轻粉尤效。
<目录>卷二\水草部<篇名>菖蒲内容:辛温,无毒。解巴豆、大戟毒。
《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主耳聋 、痈疮,温肠胃,止小便,久服轻身,不忘不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
\x发明\x 菖蒲乃手少阴、厥阴之药,心气不足者宜之。《本经》言补五脏者,心为君主,
五脏系焉。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治咳逆上气者,痰湿壅滞之喘咳 ,故宜搜涤。若肺胃虚燥之喘咳,非菖蒲可治也。其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总 取辛温利窍之力。心孔开,九窍利,则痈疮之毒可解。肠胃喜温恶寒,肠胃既温,则膀胱之 虚寒小便不禁自止。久服轻身者,除湿之验也。不忘不惑,延年益智,高志不老,皆补五脏 、通九窍之力也。又主肝虚,心腹痛,霍乱转筋,消伏梁癫痫,善通心脾痰湿可知。《千金 》治胎动不安,半产漏下,或抢心下血,及产后崩中不止,并以菖蒲一味煎服。凡阳亢阴虚 嫠寡失合者禁用,以其性温善鼓心包之火,与远志之助相火不殊。观《本经》之止小便利,
其助阳之力可知。
<目录>卷二\水草部<篇名>蒲黄内容:甘微寒,无毒。筋能行血,罗去粗筋,取粉用。
《本经》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x发明\x 手足厥阴血分药也。故能治血,治痛。《本经》主心腹膀胱寒热,良由血结其处 ,营卫不和故也。又言止血,消瘀者,以生则能行,熟则能止,与五灵脂同用,名失笑散,
治一切心腹疼痛。能破瘀积,消痈肿,去产妇儿枕痛。然胃气虚者,入口必吐,下咽则利,
以五灵脂性味浊恶也。宋度宗一夜忽舌胀满口,用蒲黄、干姜末干掺而愈,以蒲黄之凉血活 血,干姜之引火外散,深得逆从兼济之妙用。然舌根胀痛,亦有属阴虚火旺者,误用前法,
转伤津液,每致燥涩愈甚,不可不审。
<目录>卷二\水草部<篇名>苦草内容:苦温,无毒。
\x发明\x 苦草香窜,入足厥阴肝经,理气中之血。产后煎服,能逐恶露。但味苦伐胃,气 窜伤脑,膏梁柔脆者,服之减食作泻,过服则晚年多患头风。昔人畏多产育,以苗子三钱,
经行后曲淋酒服,则不受妊,伤血之性可知。煎汤主妇人白带。又治嗜食干茶,面黄无力,
为末,和炒芝麻,不时嚼之。
<目录>卷二\水草部<篇名>水萍内容:辛寒,无毒。浮水面,小而背紫者是。
《本经》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
\x发明\x 浮萍发汗胜于麻黄,下水捷于通草。恶疾疠风遍身者,浓煎浴半日多效。其性轻 浮,入肺经达皮肤,故能发扬邪汗。《本经》主暴热身痒者,专疏肌表风热也。下水气者,
兼通阳明肉理也。胜酒者,阳明通达而能去酒毒也。长须发者,毛窍利而血脉荣也。止消渴 者,经气和而津液复也。浮萍为祛风专药。去风丹,用紫背浮萍为末,蜜丸,弹子大,豆淋 酒下一丸。治大风癞风,一切有余,风湿香港脚及三十六种风皆验。而元气本虚人服之,未有 不转增剧者。至于表虚自汗者,尤为戈戟。
<目录>卷二<篇名>水草部内容:甘寒,无毒。
\x发明\x 性味滑。常食发气,令关节急。患痔漏、香港脚、积聚,皆不可食,为其寒滑伤 津也。《千金方》治热泻呕逆漏气,泽泻汤、麦门冬汤并用之。取其清胃脘之热逆也。又能 压丹石,解百药毒。
<目录>卷二\水草部<篇名>海藻内容:苦咸寒,小毒。反甘草。
《本经》主瘿瘤结气,散颈硬核,疗痈肿症瘕坚气,腹中上下雷鸣,下十二种水肿。
\x发明\x 海藻咸能润下,寒能泄热利水,故《本经》主瘿瘤结核,痈肿症瘕,散十二经 水及除浮肿、香港脚留饮痰气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