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304-未刻本叶氏医案-第19页

心悸不耐烦。营虚气怯甚矣。
淮小麦 茯神 炙草 炒白芍 枣仁 建莲 湿去热未已。面热舌黄。
川黄连 广皮白 金斛 熟半夏 绵茵陈 茯苓 右胁癖积。攻逆腹痛。不能纳。邪在阳明之络。日久有腹满之累。
姜渣 肉桂 炙草 浓朴 茯苓 广皮 哮逆不得卧。脉弦。
<目录>方桉<篇名>桂苓五味甘草汤属性:子后咳逆嗽甚。汗多脉细。
<目录>方桉<篇名>都气丸属性:脉细。形神疲倦。显是命门真火式微。为之瘅胀肿满。王宇泰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正此候也。
<目录>方桉<篇名>济生肾气丸属性:午后用运理中阳法 人参 茯苓 附子 于术 干姜 益智 脉象平和。热退头晕。宜调肝胃。
青蒿梗 丹皮 知母 半夏曲 橘红 茯苓 身热头痛。身疼无汗。脉弦。
小柴胡汤去人参 久泄腹满。下焦怯冷。经数载余。述起产后。此伤在冲任矣。用药自以温纳。惟恐病深难复。
鹿茸 淡附子 人参 赤石脂 川椒 胡芦巴 炮姜 补骨脂 桂心 茯苓片 肉蔻 菟丝子 烦劳伤营。心悸脘痛。
人参 当归 桂心 煨姜 茯神 白芍 炙草 南枣 咳嗽痰血气腥。邪陷于肺络。
<目录>方桉<篇名>苇茎汤属性:努力伤络失血。
丹皮 生地 桃仁 牛膝 皮 茜草 咽痛舌辣。晡热。无一非阴枯阳炽也。
生地 阿胶 左牡蛎 天冬 茯神 鸡子黄 三疟。色黄。脉弦偏右。
草果仁 生姜 知母 乌梅 寒热咳嗽。
桂枝汤加花粉 此肝火上冒耳。当养阴泄阳为主。
羚羊角 桑叶 细生地 石决明 丹皮 浙菊炭 和营宣气。
柏子仁 归身 香附子 山栀 枣仁 广橘红 抚芎 陈神曲 麦芽 丹参 嗽而呕恶。肺胃不降耳。
枇杷叶 橘红 茯苓 旋复花 杏仁 竹茹 脉右数。
羚羊角 川贝 绿豆皮 石决明 天花粉 桑叶 生甘草 细生地 脉弦数。少腹气冲。映背交痛。此高年阴血槁枯。少阴肾气不摄。势欲为奔豚。法宜温养下焦。
茯苓 紫石英 小茴香 杞子 川楝子 柏子仁 风侵作咳身热。
杏仁 橘红 桑皮 苏梗 通草 桔梗 脉弦。不饥少纳。湿痰阴于中焦耳。
半夏 干姜 橘红 茯苓 枳实皮 浓朴 营枯气阻胃痛。
当归 新绛 柏子仁 延胡 桃仁 桂圆肉 阴亏阳动失血。
细生地 大淡菜 茯神 豆皮 天门冬 藕汁 热伤气。作之咳。
桑叶 川贝母 青蒿 南参 天花粉 骨皮 劳损嗽甚。气急。
<目录>方桉<篇名>都气丸属性:疝后肢冷汗泄。浊阴上干。阳乃伤矣。是以妨食脘闷。大便不行。从火虚治。
<目录>方桉<篇名>半硫丸属性:脉数不宁。
归身 人参 炙草 木瓜 白芍 茯苓 广皮 半曲 嗽咳胸引痹痛。小溲频数。肺阴渐涸矣。
麦冬 甘草 地骨皮 北参 玉竹 川贝母 白元米煎汤代水 午后背凛头晕。余邪未尽。
钩藤 金石斛 茯苓 桑叶 广皮白 半曲 弦劲脉长。心悸嘈杂。此肝阳化风。冲激阳明所致。良由少阴不充。无以涵木耳。
熟地 茯神 柏子仁 川斛 牡蛎 淡天冬 中脘有形如梗。摩之 有声。据述不时举发。此属肝积耳。
浓朴 姜渣 白蒺藜 肉桂 茯苓 广皮白 下利红积。腹膨。
焦术 广皮 炮姜 茯苓 木瓜 益智 湿痰上阻。咳逆不得卧。痰降嗽始却。
杏仁 旋复花 白茯苓 姜汁 半夏 蒌瓜霜 白芥子 竹沥 知饥不纳。宜摄胃气。
大麦仁 茯苓 广皮 金石斛 半曲 木瓜 热郁于肺。
薄荷 花粉 杏仁 桔梗 连轺 甘草 且疏肝气之郁。
香附汁 川楝子 桃仁 大麦芽 柏子仁 橘红 左脉弦。
何首乌 茯神 巨胜子 豆皮 枸杞子 桑叶 菊花炭 酸枣仁 饮冷伤阳。下体怯冷。气逆嗽血。法宜温纳。
<目录>方桉<篇名>桂七味丸属性:湿神阻于上焦。不饥少纳。
杏仁 苏梗 枳壳 浓朴 橘红 半夏 风热作咳。
杏仁 桑皮 芦根 橘红 桔梗 通草 阴伤。气阻脘闷。嗽逆气急。
熟地 茯神 丹皮 牛膝炭 川斛 牡蛎 泽泻 豆皮 伏热作咳。
桑叶 川贝母 杏仁 南参 天花粉 梨汁 身热。头痛渴饮。脉浮弦。
芦根 连轺 杏仁 桑皮 花粉 通草 发热。舌黄脘闷。
淡豆豉 黑山栀 枳壳 土蒌皮 扁杏仁 桔梗 先却风疹之邪。
薄荷 连轺 生草 射干 大力 桔梗 花粉 赤芍 伏暑。发热脘痞。
藿香 半夏 广皮白 杏仁 浓朴 莱菔汁 劳伤伏邪。发热身痛。
当归 炙草 广皮 青蒿 白芍 茯苓 半曲 黄芩 中阳困顿。湿饮内阻。脘痛飧泄咳嗽。法宜温阳。
<目录>方桉<篇名>苓桂术姜汤属性:精泄后尿血。阴伤气失宣化耳。
琥珀屑 细生地黄 粗木通 甘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