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以针刺孔数十,掩膏药上贴之,
一日一易其膏。
\x二味隔纸膏\x(三百)治 疮湿毒疮。
石膏( ) 枯矾(等分)
上为末,用桐油调成膏,作隔纸膏贴之,更服荆防败毒散。如数剂不愈,再服黄 人参汤。
\x烂腿疮久不愈方\x(三百一)
用米糖即胶饴也,以碗盛于饭锅内蒸化,先用花椒、荆芥、防风等药煎汤洗疮净,乃将
胶饴薄摊疮上,外以软竹箬盖定,用绢缚之,数日即愈,神效。
\x冻疮方\x(三百二)
沥青末 黄蜡(各一两) 麻油(一两)
上三味溶化。搽患处。
\x汤火六方\x(三百三)
凡初被汤火所伤,速用冷灶柴草灰一二升,入盐少许,以凉水调如稀糊,尝味微咸为度,
用以浓摊伤处,觉热则易之,连易数次,则火毒皆拔于灰中,必肿痛随散,结痂而愈,诚神妙
方也。
又方∶治溃烂肿痛者。用生桐油调人中白敷之即愈,亦妙方也。
又方∶用皂矾研细,和以冷水浇伤处,其疼立止,其肿即消。
又方∶用大黄、芒硝等分为末,鸡子清调贴之神效。
又方∶用石膏末香油调敷即愈。
又赤石脂散 治汤火伤肉烂赤痛。
赤石脂 寒水石 大黄(等分)
上为末。新汲水调涂。
\x汤火至圣膏\x(三百四)治汤火伤疮,用鸡子黄置银石器内熬油,调胡粉敷之。锦衣杨永兴
厨下夜间回禄,凡睡此房已死将死者,灌以生萝卜汁,良久悉愈。凡遇此患者,以此治之,
其应如响。
\x汤火止痛散\x(三百五)止痛生肌。
大黄末(微炒) 当归末(等分)
上用麻油调搽,或干掺亦可。
\x小儿丹毒\x(三百六)
此毒多生头面四肢,色赤或肿,游走不定,甚者宜用前瓷锋砭法,使毒血遇刺皆出,更以
神功散敷之,内服荆防败毒散,或五福化毒丹,若使毒瓦斯入腹则不治。或愈而复发,皆因母食
辛辣炙 以致肉热,宜于母药中加漏芦煎服,或令自服亦愈。
\x小儿鹅口\x(三百七)
凡小儿口内白屑满口者为鹅口疮,则不能饮乳。用发或软绢缠指,醮井水拭舌上使净。
如屑不能脱,浓煮栗木汤以绵缠箸头拭洗,却用飞过黄丹搽之。
\x加味太乙膏\x(三百八)一切疮疡并宜贴之。先用隔蒜炙,更服活命饮以收全功。
当归 生地黄 芍药 玄参 大黄(各二两) 加甘草(四两)
用麻油二斤煎,丹收。
\x景岳会通膏\x(三百九) 凡诸痈毒、痞块、风气,骨节疼痛,无所不治。
大黄 木鳖仁 当归 川芎 芍药 生地 麻黄 细辛 白芷 防风 荆芥 苍术 羌活
川乌 甘草 乌药 南星 半夏 香附 官桂 苍耳 骨碎补 草乌 艾叶 皂角 枳壳 三棱
蓬术 萝卜子 水红花子 巴豆 五倍 独活 桃仁 苏木 红花 续断 连翘 栀子 苦参
槐花 皂刺 干姜 蓖麻子 透骨草(晒干) 穿山甲 全蝎 僵蚕 蜂房(各一两) 蛇蜕(一
大条) 蜈蚣(十四根) 虾蟆(三只) 血余(一团) 独蒜(四头)
上五十四味,用麻油五斤,浸三日,先煎血余、蓖麻、木鳖、桃仁、巴豆、虾蟆、独
蒜、待半枯,然后人余药煎黑,去滓丹收,后下细药十味。
阿魏(二两) 乳香(制) 没药(制,各一两) 木香 丁香 雄黄 朱砂 血竭
儿茶(各五钱) 麝香(不拘一二钱)
上麝香、丁香、木香三味宜最后下之。以上收油法,凡熬成熟油一斤,下飞净好红丹八两;
若欲微嫩,则止下七两五钱。
\x神异膏\x(三百十) 治痈疽疮毒及收口甚效,此疮疡中第一方也。
麻油(二斤) 黄丹(十二两) 黄 杏仁 玄参(名一两) 蛇蜕(半两) 男发(如鸡
子团) 蜂房(子多者佳,一两)
上先以黄 、杏仁、玄参入油煎至将黑,乃入蛇蜕、蜂房、乱发再煎至黑,去 ,徐
徐下丹慢火煎收,黄丹不必拘数,但以得中为度。凡膏药用久,必至老硬,煎时预留嫩膏少许,
如硬,量和之。
\x清凉膏\x(三一一) 治一切疮疡溃后宜用之。
当归(二两) 白芷 白芨 木鳖子 黄柏 白蔹 乳香 白胶香(各五钱) 黄丹(五两净)
净麻油(十二两)
上用油煎前六味,以槐柳枝顺搅油熟,丹收然后下乳香等二味。
\x阿魏膏\x(三一二)治一切痞块,更服胡连丸。
羌活 独活 玄参 官桂 赤芍药 穿山甲 生地黄 两头尖 大黄 白芷 天麻
红花(各半两) 木鳖(十枚,去壳) 乱发(一团) 槐柳桃枝(各半两)
上用麻油二斤四两,煎药黑去 ,入发再煎,发化仍去 入上好真正黄丹煎收,软硬
得中,入后细药即成膏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