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女子带下瘕聚。张子和曰∶遗溺闭癃,阴痿
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若血涸、月事不行,行后小腹有块,或时动移,前阴突出
,后阴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谓之疝,而谓之瘕。



<目录>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瘕类

<篇名>血症(七三)

属性:瘀血留滞作症,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
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
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症矣。然血必由气,气行则血
行。故凡欲治血,则或攻或补,皆当以调气为先。罗谦甫曰∶养正邪自除。必先调养,使营
卫充实。若不消散,方可议下。但除之不以渐,则必有颠覆之害。若不守禁忌,纵嗜欲,其
有不丧身者鲜矣。
一、血瘀作痛,或成形不散,在脐腹之下。若暂见停蓄而根盘未固者,只宜五物煎,或
决津煎加减主之,则血无不去,痛无不止,足称神剂。
一、妇人形气病气俱实,或腹胀,或痛甚,而新有所逆,但欲行滞止痛者,宜通瘀煎、
失笑散、玄胡当归散、加减四物汤之类,疏之导之,气通滞去,痛必自愈。若稍久且坚而欲
消之磨之,宜三棱煎、万病丸之类主之。
一、形气强壮而瘀血不行,或大病结闭,或腹胀痛甚,有非下不可者,宜《良方》桃仁
承气汤下之最捷,或用夺命丹、桃仁煎、穿山甲散、赤金豆之类皆可。然下须详慎,非有大
实不得已之证,不宜妄用。
一、养正之法,当察阴阳上下,病之久新,及邪正强弱之势。其有停瘀虽甚而元气困弱
者,不可攻。病久而弱,积难摇动者,不可攻。凡此之类,皆当专固根本,以俟其渐磨渐愈
,乃为良策。如郁结伤脾者,宜用归脾汤、逍遥饮、寿脾煎。脾胃虚寒者,宜温胃饮、养中
煎、六君子汤。肝肾虚寒者,宜大营煎、暖肝煎、理阴煎,或《良方》交加散亦可。脾肾虚
寒,大便泄泻或不实者,宜胃关煎、理阴煎。病久脾肾气滞而小腹痛胀者,宜八味地黄丸。
肝火不清,血热而滞者,宜加味逍遥散。以上诸证,凡虚中带滞者,不妨于前药中各加行气
导滞之品,此在用者之圆活也。
一、妇人久 宿痞,脾肾必亏,邪正相搏,牢固不动,气联子脏则不孕,气联冲任
则月水不通。内治之法宜如前,外以阿魏膏贴之,仍用熨痞方,或用琥珀膏亦可。然必须切
慎七情及六淫、饮食起居,而不时随证调理,庶乎可愈。



<目录>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瘕类

<篇名>食(七四)

属性:凡饮食留聚而为 痞者,或以生冷,或以风寒,或以忿怒气逆,或以劳倦饥馁,而
饮食叠进不用消化,则积而成 矣。然胃气强者必不致留聚饮食,而饮食之不能化者,
必由脾肾气弱而然。所以治此者,宜酌虚实而为攻补,庶乎得效也。诸治法详积聚门,宜参
而用之。
立斋曰∶前证若形气虚弱,须先调补脾胃为主,而佐以消导。若形气充实,当先疏导为
主,而佐以补脾胃。若气壅血滞而不行者,宜用乌药散,散而行之。若脾气虚而血不行者,
宜用四君、芎、归,补而行之。若脾气郁而血不行者,宜用归脾汤,解而行之。若肝肾血燥
而不行者,宜用加味逍遥散,清而行之。大抵食积痞块之证,皆以邪气盛则实,真气夺则虚
,但当养正辟邪,而积自除矣。虽曰坚者削之,客者除之,若胃气未虚,或可少用。若病久
虚乏者,不宜轻用。



<目录>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瘕类

<篇名>气瘕(七五)

属性:瘕者,假也。所谓假者,谓其形虽若 ,而原无根窠,非若 痞之坚顽有形者
也。盖有形者,或因血积,或因食积,积有定形,所不可移易者也。无形者,病在气分,气
逆则甚,气散则缓,聚散无根者也。惟其无根,故能大能小,或左或右。或近胁肋而如臂如
指,则谓之 癖;或下脐腹而为胀为急,则谓之疝瘕。《难经》曰∶病有积聚,何以别之?
然,积者阴气也,阴沉而伏。聚者阳气也,阳浮而动。故积者五脏之所生,聚者六腑之所成
也。然则 由于积,积在阴分而有渊薮,故攻之非易;瘕由于聚,聚在阳分而犹乌合。
故散之非难,此 瘕之辨有如此。惟散之之法,最有因通因塞之妙用,而人多莫之知也

一、凡病在气分,而无停蓄形积者,皆不可下。盖凡用下者,可除有形,而不可以除无
形。若气因形滞者,去其积则气亦顺,自无不可。若全在无形气分,即下亦不去,而适足以
败正气也,宜切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