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98-景岳全书-第301页

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产后类<篇名>产后大便秘涩(五五)
属性:产后大便秘涩,以其失血亡阴,津液不足而然,宜济川煎加减主之,及后立斋法俱妙。
立斋曰∶前证若计其日期,饮食已多,即用药通之,祸在反掌之间矣。必待其腹满觉胀 ,欲去不能者,此乃结在大肠,宜用猪胆汁润之。若服苦寒疏通,反伤中气,通而不止,或 成他证。若去血过多,用十全大补汤。血虚火燥,用加味四物汤。气血俱虚,用八珍汤。虽 数日不通,饮食如常,腹中如故,仍用八珍加桃仁、杏仁治之。若泥其日期饮食之多而通之,则误矣。
<目录>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产后类<篇名>产后杂证方(五六)
属性:《良方》黄龙汤(妇八五 产后外感) 《良方》交加散(妇百 产后中风) 海藏愈风汤 (和二一七 失血筋急搐搦) 交加散(和二五二 产后类风不省人事) 七珍汤(妇七九 产 后不语) 补脬饮(妇八一 产后脬破淋沥) 《良方》人参汤(妇七七 产后诸虚) 麻黄根 汤(妇八三 产后虚汗) 趁痛散(妇八十 产后发热 骨节疼痛) 加味小柴胡汤(散二十 乳母肝火发热)
<目录>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产后类<篇名>产后类论列总方(五七)
属性: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六君子汤(补五) 大补丸 煎(新补一)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四物汤(补八) 五物煎(新因三)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大营煎(新补十四) 小营煎(新补十五)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五福饮(新补六) 八珍 汤(补十九) 当归六黄汤(寒六五) 温胃饮(新热五) 胃关煎(新热九) 加味四物汤(补九)
寿脾煎(新热十六) 理阴煎(新热三) 增损四物汤(妇百十) 三阴煎(新补十一) 一阴煎 (新补八)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五阴煎(新补十三) 贞元饮(新补十九) 人参当归汤(妇 百十四) 保阴煎(新寒一) 固阴煎(新因二) 一味防风散(妇百十五) 右归饮(新补三)
蟠葱散(热百十) 当归补血汤(补四四) 羊肉汤(妇七十、七一) 猪腰汤(妇七四) 黄雌鸡 汤(妇七二) 母鸡汤(妇七三) 决津煎(新因二) 殿胞煎(新因十) 通瘀煎(新因五) 济川 煎(新补二一) 清化饮(新因十三) 失笑散(妇百四) 夺命丹(妇六五) 四神散(妇七五)
二陈汤(和一) 六安煎(新和二) 五积散(散三九) 抽新饮(新寒三) 徙薪饮(新寒四) 延 胡索散(妇九八) 白茯苓散(妇七八) 正柴胡饮(新散六) 一柴胡饮(新散一) 三柴胡饮(
新散三) 四柴胡饮(新散四) 五柴胡饮(新散五) 九蜜煎(新因十二) 大岩蜜汤(妇七六)
回生丹(妇六六) 排气饮(新和六) 大和中饮(新和七)
<目录>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带浊遗淋类<篇名>带下(五八)
属性:凡妇人淋带,虽分微甚,而实为同类,盖带其微而淋其甚者也。总由命门不固,而不固 之病,其因有六∶盖一以心旌之摇之也。心旌摇则命门应,命门应则失其所守,此由于不遂 者也。一以多欲之滑之也,情欲无度,纵肆不节,则精道滑而命门不禁,此由于太遂者也。
一以房室之逆之也。凡男女相临,迟速有异,此际权由男子,而妇人情兴多致中道而止,止 则逆,逆则为浊为淋,此由于遂而不遂,乃女子之最多而最不肯言者也。以上三证,凡带浊 之由乎此者,十居八九,而三者之治,必得各清其源,庶可取效。然源未必清,而且旋触旋 发,故药饵之功,必不能与情窦争胜,此带浊之所以不易治也。此三者之外,则尚有湿热下 流者,有虚寒不固者,有脾肾亏陷而不能收摄者,当各因其证而治之。
一、心旌摇,心火不静而带下者,先当清火,宜朱砂安神丸、清心莲子饮、《直指》固 精丸之类主之。若无邪火而但见心虚带下者,宜秘丸煎、人参丸、心虚白浊歌、茯兔丸之类。
一、欲事过度、滑泄不固而带下者,宜秘丸煎、寿脾煎、固阴煎、苓术菟丝丸、《济生 》固精丸、锁精丸、金锁思仙丹之类主之。
一、人事不畅,精道逆而为浊为带者,初宜六味地黄汤,或威喜丸之属以利之;久不止 者,宜固阴煎、苓术菟丝丸之属以固之。
一、湿热下流而为带浊,脉必滑数,色见红赤,证有烦渴而多热者,宜保阴煎、加味逍 遥散,或经验猪肚丸亦佳。若热甚兼淋而赤者,宜龙胆泻肝汤。
一、元气虚弱而带下者,宜寿脾煎、固阴煎、菟丝煎、七福饮、十全大补汤、九龙丸之 属。若阳气虚寒,脉见微涩,色白清冷,腹痛多寒者,宜加姜附,或用家韭子丸。
一、脾肾气虚下陷而多带者,宜用寿脾煎、固阴煎、归脾汤、补中益气汤之属。
立斋曰∶前证或因六淫七情,或因醉饱房劳,或因膏粱浓味,或服燥剂所伤,或亏损阳 气下陷,或湿痰下注蕴积而成,故言带也。凡此皆当壮脾胃、升阳气为主,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