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皮状,宜用七味白术散;若脾经阴血不足,午后益甚,宜用四物汤加白术、茯苓、炙草;若脾经阳
气下陷,午后益甚,宜用补中益气汤,并用茱萸涂脚心;若疳积虚火炎上,龈齿腐烂,当从疳治,亦有滞
颐口角流涎,此由脾气虚冷,不能制其津液也,宜用
温脾散;若脾经实热,舌纵涎下,宜用泻黄散。大凡小儿四时皆以养元气、健脾胃为主。若屡有痰症,屡
服驱风泻火之药,多患前症,其轻者能节饮食、慎调理,不药自愈。



<目录>卷之五

<篇名>序次丹溪小儿痘疮治法

属性:小儿疮疹,大抵与伤寒相似,发热,烦躁,脸赤唇红,身痛头疼,乍寒乍热,喷嚏呵欠,嗽喘痰涎。
始发之时,有因伤风伤寒而得,有因时气传染而得,有因伤食呕吐而得,有因跌扑、惊恐、蓄血而得。或
为窜眼惊搐,如风之证,或口舌、咽喉、肚腹疼痛,或烦躁、狂闷、昏睡,或自汗,或下痢,或发热,或
不发热,证候多端,卒未易辨,亦须以耳冷、 冷、足冷验之。盖疮疹属阳,肾脏无症,耳与 、足俱属
于肾,故肾之所部独冷,又不若视其耳后有红脉赤缕为真,于此可以稽验矣。调护之法,首尾俱不可汗下,
但温凉之剂兼而济之,解毒和中安表而已。虚者益之,实者损之,冷者温之,热者平之,是为权度借喻而言,
亦如庖人笼蒸之法,但欲其松耳!盖毒发于表,如苟妄汗,则荣卫一虚,重令开泄,转增疮烂,由是风邪
乘间变症者有之;毒根于里,如苟妄下,则内气一虚,
毒不能出而返入焉,由是土不胜水,变黑归肾,身体振寒,耳 反热,眼合,肚胀,其疮黑陷,十无一生。
汗、下二说,古人深戒。以此观之,疮疹症状虽与伤寒相似,而其治法实与伤寒不同。伤寒从表入里,疮
疹所发从里出表故也。如欲解肌,干葛、紫苏可也。其或气实烦躁热炽,大便秘结,则与犀角地黄汤或人
参败毒散,又或紫草饮多服,亦能利之。故虽云大便不通者,少与大黄尤宜,仔细斟酌之,若小便赤少者,
分利小便则热气有所渗而出。凡热不可骤遏,但轻解之;若无热,则疮又不能发也。
凡疮疹,春夏为顺,秋冬为逆。
疮疹分人清浊,就形气上取勇怯。
凡已发未发,并与紫苏饮。但觉身热,症似伤寒,若未见疮,疑似未明,且先与惺惺散、参苏饮,
或人参、羌活辈,热甚则与升麻葛根汤、人参败毒散。但一见红点,便忌葛根汤,恐发得表虚也。
凡痘疮初欲出时,身发热,鼻尖冷,呵欠,咳嗽,面赤,方是痘出之候,便宜服升麻葛根汤加山楂、大
力子,其疮稀疏而易愈。
凡痘初出时或未见时,宜服后方,多者令少,重者令轻。方以丝瓜近蒂三寸,连瓜子皮烧灰存性,为
末,砂糖拌干吃。入朱砂末亦可。又方朱砂为末,蜜水调服,多者可减,少者可无。
凡痘疮发热之时,便以恶实子为末,蜜调贴囱门上,免有患眼之疾。
凡初出之际,须看胸前,若稠密,急宜消毒饮加山楂、黄芩、酒洗紫草,减食加人参。
初出之时色白者,便大补气血,参、 、芎、术、升麻、干葛、甘草、木香、丁香、酒洗当归、白芍药,
若大便泻,加诃子、肉豆蔻。
初起时自汗不妨,盖湿热熏蒸而然故也。
有初起烦躁,谵语,狂,渴引饮,若饮水则后来靥不齐,急以凉药解其标,如益元散之类亦可用。
凡疮已出,可少与化毒汤。
出不快者,加味四圣散、紫草饮子、紫草木香汤、紫草木通汤,或快斑散、丝瓜汤。
出太甚者,人参败毒散、犀角地黄汤。
疏则无毒,密则有毒,以凉药解之,虽数帖亦不妨,无害眼之患。
炉灰色白静者,作寒看。
齐涌者,燥者, 发者,作热看。黑属血热,凉血为主。
白属气虚,补气为主。
中黑陷而外白,起得迟者,则相兼而治。
凡痘疮分表里、虚实。吐泻少食为里虚,不吐泻
能食为里实。里实而补,则结痈毒。陷伏倒靥为表虚。灰白者亦表虚,或用烧人屎。红活绽凸为表实,表实
而复补表,则要溃烂不结痂。
痘疮分气虚、血虚,用补药。气虚者,人参、白术加解毒药;血虚者,四物汤中加解毒药。
痘疮分气血虚实,多带气血不足。虚则黄 ,生血活血之剂助之,略佐以风药;实则白芍药为君,黄
芩亦为君,佐以白芷、连翘、续断之类。
调解之法,活血、调气、安表、和中、轻清消毒、温凉之剂兼而治之,二者得兼而已。温如当归、黄 、
木香辈,凉如前胡、干葛、升麻辈,佐之以川芎、白芍药、枳壳、桔梗、羌活、木通、紫草之属,则可以
调适矣。
黑陷二种,因气虚而毒瓦斯不能尽出者,酒炒黄 、紫草、人参辈。
黑陷甚者,亦用烧人屎,蜜水调服。出子和方。
痒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