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81-思考中医-第83页

于无,要是偏执于无,那整个传统、整个中医就变得一无是处了。对于传统的认识,对于中医的研究,我们能不能学习舜的做法——“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呢?我想中医确实需要一个这样的做法。人之元气子时走尾闾,丑时走背堂,寅时走玄枢,卯时走夹脊,辰时走陶道,巳时走玉枕,午时走泥丸。元气在子至午的这段路径中所经过的尾闾、夹脊、玉枕,又称为三关,修炼河车搬运就要过这三关。这三关一关比一关困难,但一关有一关的境界。等到冲破玉枕这一关,则元气直透泥丸,是时将有醍醐灌顶,春意盎然的一番新气象。泥丸,又称泥丸宫,它是道家修炼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人身最高之处。泥丸以后,元气飞流直下,未时至明堂,申时至膻中,酉时至中脘,戌时至神阙,亥时归气海。河车搬运由尾闾至泥丸,这是一个耕耘的过程,这个过程万般艰辛,有苦无甜,而由泥丸降气海则是一个收获过程,这个过程妙不可言。修炼也好,学问也好,看来都是这么一个过程。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由膻中至神阙,也就是申酉戌,正好是阳明的地界。这个地界包括胸腹,肺与胃家都在其中。这个地段的“治安”如何,可以说主要由阳明的功用来决定。阳明的功用好,元气通过这个地界就没有障碍,如果阳明的功用有问题,那元气就很难顺利通过这块领地。元气在这个地段受阻,那就势必会影响元气到达其他地段的时间。这样环环相因,人身这个小天地里的周天运行就很难再与大天地里的运行相应,这便导致了不健康的产生,这便导致了疾病的产生。沿着上面这个思路,元气在周天运行过程中分别受到六经的不同作用和影响,比如在申酉戌这样一个特殊时段及特殊地段中,它主要受阳明的作用,更具体的是受阳明通降功能的作用。这样一个作用及影响的提出,就将整体与六经局部以时空的方式巧妙地联系起来了。大家对我们在第一章中提到过的用理中汤加味外敷巧治重症肺炎的例子还有印象吗?外敷神阙为什么能够治疗重症肺炎?外敷神阙为什么能够使病情发生全面而迅速的转机?我们从上面这个联系,我们从以上这个作用及影响去思考,是否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呢?中医的外治法是很值得浓墨重书的一法,清代的吴师机著有《理瀹骈文》一书,该书就专谈外治法,以外治法通治百病,很值得一读。民间流传一个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就是用动物外敷膻中这块区域,敷上去一个对时,或者反复多次,部分病人真就有了转机,最后肿瘤凋亡,病获痊愈。为什么呢?原来膻中这块区域正好是胸腺的所在地,胸腺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它主要产生T淋巴细胞,起到免疫监视作用。因此,胸腺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为什么众多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后呢?就是因为40岁以后(女性略有提前)胸腺便自然萎缩,T淋巴细胞的产生逐渐减少,失去免疫监视作用,变异细胞便得以肆虐。膻中处申位,系阳明领地,《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外敷膻中,外敷阳明领地,是否起到强化阳明,激活胸腺的作用?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中医里面有意义的课题太多太多,可以信手拈来。可为什么我们就喜欢捆在这一两条道上?你现在打开杂志来看一看,要么就是某某新药研究,要么就是某某方治疗某某病多少多少例。限在一、两条路上,要是众所周知的活路,那竞争太强,像长虹、实达这样的强手、高手也免不了要败阵,何苦吃力不讨好呢?要是碰到的是死路,那就更惨了。所以,对于中医的科研我始终搞不懂,我始终费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思路放宽一些?把眼光放远一些呢?
4.阳明治方要义
阳明的本性我们讲了三点,就是通、降、凉,而阳明病的要义就是失却通,失却降,失却凉。所以,对于阳明病的治疗,或者说阳明的治方,其关键就是如何从失却通,失却降,失却凉恢复到通、降、凉上来。我们看阳明的代表方白虎汤和承气汤就充分体现了上述这个作用。三承气汤性皆属凉,又皆通降,用之得当,顿复阳明本性,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那么,白虎汤呢?未学过中医的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觉得稀奇,可一旦弄清楚了,就觉得“白虎”这个名字妙不可言。白虎其实就是西方,就是申酉戌,就是秋三月。阳明病为什么要用西方白虎,为什么要用申酉戌,为什么要用秋三月?大家知道,阳明病的主要因素是火热,是火热导致这个不通,是火热导致这个不降。现在白虎来了,秋三月来了,气转凉爽,不复温热,阳明的性用便会自然恢复。所以,白虎不仅代表西方,也代表秋三月,这便与欲解时申酉戌打成了一片。中医治病开方为什么不是开时间呢?确实就是开时间。白虎汤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它的药味,白虎汤用药共四味“四”是什么呢?河图云: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为金数,为西方之数,此与方名相合,与申酉戌相合;其次君药石膏色白味辛,白为西方色,辛为西方味,此又与方名相合,申酉戌相合;再次看诸药之用量,君药石膏用一斤,臣药知母用六两,“一”、“六”是什么数呢?河图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知“一”“六”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