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陷,目不见人,即死,能见人,至其所不胜之时而死。)
肾脉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千金方》曰∶
人有风疹,必多眼昏,先攻其风,其暗自愈。)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视,耳闭不可听。(气脱者目不明,脱阴
者目盲,热病目不明者死,髓海不足,脑转耳鸣胫酸,目无所见也。)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目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筋。目黄,爪甲上黄者,黄胆。
诊寒热瘰 ,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
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见赤脉,不上下贯瞳子者,可治也。(诊目赤脉法,又详部位篇。)
诊痈疽,白眼青,黑眼小者,逆不治。(《内经》。)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仲景。)
白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盛也。凡
目暴赤肿起,羞明隐涩,泪出不止,暴翳目 ,皆火热所为也。(子和。)
勇视而睛转者,风也。直视不转者,肝绝也。黑珠纯黄,凶证也。白珠色青,肝风侮肺也。淡黄色,脾
有积滞也。老黄色乃肺受湿热,疸证也。瞳子属肾,无光采,又兼发黄,肾气虚也。(黑珠变黄,肾水为脾土
所克,若湿热新病,犹有可治。久病身重,不能转侧,无论湿寒湿热,均难措手。石顽。)
体肥气盛,风热上行,目昏涩者,胸中浊气上行也。重则为痰厥,亦能损目。常使胸中气清,无此病
也。暴失明者,是阳为阴闭,当有不测之疾。翳膜者,风热重也,或斑入眼,此肝气盛而发于上也,当发
散而去之,若疏利则邪气内蓄,翳反深矣。当以掀发之物,使其邪气再动,翳膜乃浮,辅以退翳
之药,则自去矣。病久者不能速效,当以岁月除之。(《医说》。)
目疼,阳明表证。目赤,经络热盛。目瞑,漱水,鼻燥,为阳邪上盛,欲解必衄。目黄而头汗,欲疸。
目不了了,阳明腑实。若睛不和者,少阴热也。目眩,为痰因火运。目白睛黄,欲发瘅也。目直视不能 ,或
白睛黄,此误发汗,将欲衄也。目正圆者 ,不治。下后目闭,为阴血受伤。目
反上瞪,为阴气上逆。(石顽。此条伤寒。)
肝开窍于目。燥病则目光炯炯,湿病则目光昏蒙。燥甚则目无泪而干涩,湿甚则目珠黄而 烂,或眼
胞肿如卧蚕。目有眵有泪,精采内含者,为有神气;无眵无泪,白珠色蓝,乌珠色滞,精采内夺,及浮光
外露,皆为无神。凡病开目欲见人者为阳,闭目不欲见人者为阴。目能识人者轻,昏 不
识人者危。其直视斜视,上视下视,目睛微定,移时稍动者,有因痰闭使然,又不可竟谓之不治也。(《医
原》。此条温病,《难经》谓病患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弦,当是肝邪有余。



<目录>卷下\色诊舌色应病类

<篇名>舌部舌色内应脏腑篇

属性:(附咽喉)
胃足阳阴之脉,循喉咙。胃足阳明之别,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
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其病咽干。
小肠手太阳之脉,循咽下膈。病则咽痛。
脾足太阴之脉,夹咽,连舌本,散舌下。病则舌本强痛。
心手少阴之脉,从心系上夹咽,病则咽干。心手少阴之别,系舌本。其病虚则不能言。
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夹舌本,其病舌干咽肿。
膀胱足太阳之筋,入结舌本。肾足少阴之筋,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按∶合则亦入结舌本
矣。上出《内经》。)
舌者,心之窍也。凡病俱见于舌。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江笔花)
舌之尖属心经,中心至根属肾经,两旁肝胆,四边脾经。(四边谓中心之四围,平面之处也。两旁,
谓极边两侧,向外之处也。)铺面白苔是肺经。(此谓本来自有之白苔也。)满舌皆是胃经。又舌尖是上
脘所管,中心是中脘所管,舌根是下脘所管。此舌上一定之部位也。(胡玉海《伤寒一书》。)
至论颜色,黄苔胃经,黑苔脾经,红苔胆经,紫红苔肾
经,苔上起杨梅刺焦干,黑中有红点者是肝经。再纯黑亦是脾经,鲜红有刺,亦是胆经,此各经一定之颜
色也。其或黑与黄间,红与紫呈,白与黄杂,红与黑形。此兼经互呈之颜色也。(同上。)
按∶苔无红色,是舌质也。前人皆苔质不分,今特辨之如下。



<目录>卷下\色诊舌色应病类

<篇名>舌质舌苔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