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73-张聿青医案-第137页

(二钱) 干菊花(一钱五分) 炒赤芍(一钱五分) 白僵蚕(二钱炒打) 黑山栀(三 钱) 秦艽(一钱五分) 独活(一钱) 羚羊片(一钱先煎) 地骨皮(二钱) 白茅根(去心打七钱) 三角胡 麻(三钱)
右 体发赤疹,肿痒难忍。此由风热袭入血分。宜凉营养血祛风。
白僵蚕 地骨皮 粉丹皮 香白芷 川郁金 全当归 淡黄芩 菊花叶(一钱五分) 白茅根(一两)
<目录>卷十六<篇名>岚瘴属性:荣(左) 久处海隅,感受岚瘴,治患未形,明哲者所以保身也。拟方如左,五日一服,作弭患之谋可耳。
制半夏 赤白苓 广陈皮 猪苓 焦苍术 生熟薏仁 泽泻 白芷 大腹皮 姜枣 <目录>卷十六<篇名>虫属性:左 腹痛甚剧,大便解出长虫。此湿热蕴结而蛔蚀也。
雷丸(一钱五分) 芜荑(三钱) 使君子肉(三钱) 炒川椒(三分) 鹤虱(二钱) 乌梅肉(三分)
槟榔(一钱) 淡芩(一钱五分酒炒) 乌梅丸(一钱五分开水晨服)
二诊 腹痛稍减。再苦辛酸合方。
使君子(三钱) 乌梅肉(三分炙) 炒川椒(三分) 芜荑(二钱) 淡干姜(三分) 花槟榔(一钱)
苦楝根(三钱炙) 川雅连(三分) 鹤虱(一钱五分) 乌梅丸(一钱五分开水送下)
江(女) 蛲虫自从肛出,大便坚燥不畅。此由湿热蕴遏。宜苦辛酸法。
川雅连(五分) 鹤虱(一钱五分) 使君子(二钱) 金银花(二钱) 云苓(三钱) 淡干姜(三分)
泽泻(一钱五分) 乌梅肉(三分) 炒川椒(七粒)
幼 面色青黄,唇口白点,腹痛时止时来,曾经便解长虫。此湿寒蕴于胃中,虫遂以生。拟汤丸并进。
公丁香 金铃子 淡吴萸 芜荑 生薏仁 使君子 花槟榔 制半夏 鹤虱 乌梅丸 某 腹痛甚剧,时痛时止。脉关弦,右部带滑。此由湿热内郁,肝木不克疏,泄蛔动情形也。
川雅连(四分) 香附(二钱) 使君子(一钱五分) 槟榔(一钱) 乌梅肉(三分) 淡干姜(四分)
桂枝(四分) 金铃子(一钱五分) 鹤虱(一钱)
<目录>卷十六<篇名>童损属性:巫(左) 先后并亏,任督俱损。胸凸背耸,童损情形也。
生地炭(四钱) 浓杜仲(三钱) 茯苓神(各二钱) 川桂枝(三分) 橘红(一钱) 炙 绵(二钱) 川断肉(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生熟谷芽(各一钱五分)
二诊 脉象虚软,气口及左关俱带浮弦,其为气血亏损,风邪乘虚而入,略见一斑。前法参以祛风。
川桂枝(五分) 炙绵 (二钱) 川独活(一钱) 浓杜仲(三钱) 西党参(二钱) 香白芷 (一钱) 川断肉(三钱) 白归身(二钱) 防风(二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五分)
<目录>卷十六<篇名>内痈属性:某 少腹作痛有形,腿股屈伸不利。湿郁气滞恐成内痈。
制香附(二钱) 锦纹大黄(酒炒后入三钱) 生薏仁(四钱) 台乌药(一钱五分) 败酱草(三 钱) 南楂炭(三钱) 丹皮(一钱五分) 蓬术(一钱炒)
<目录>卷十六<篇名>梅毒属性:梁(左) 湿热流入筋骨,遍身作痛。脉象弦紧。宜祛风理湿。
白藓皮(三钱) 皂荚子(二钱) 生薏仁(四钱) 左秦艽(一钱五分) 土茯苓(一两) 生甘草(五分)
白僵蚕(三钱) 防风(一钱) 绿豆衣(五钱) 银花(五钱二味煎汤代水)
二诊 脉弦紧稍柔。肩胛腿膝酸楚,步履疲软。湿热未楚,肝肾已虚。再从厥少二阴主治。
淡苁蓉 潼沙苑 淮牛膝 金毛脊 甘杞子 云茯苓 川萆 虎潜丸 三诊 培补肝肾,兼清湿热,脉证相安。然两手腿股广痘未消。前法仍参清化。
海风藤 苁蓉 白藓皮 生甘草 左秦艽 桑寄生 杞子 土茯苓 川萆 虎潜丸 银花(五钱) 绿豆衣(五钱二味煎汤代水)
四诊 腰腿仍然酸软,四肢广痘未化。湿热未清,而肝肾已经亏损。再补泻并行。
干苁蓉(三钱) 菟丝子(盐水炒三钱) 桑寄生(三钱酒炒) 怀牛膝(三钱酒炒) 甘杞子(三钱) 秦 艽(一钱五分)
生甘草(五分) 绿豆衣(五钱) 仙灵脾(三钱) 浓杜仲(三钱) 金银花(五钱) 鲜土茯苓(用木器打汁一两)
五诊 广痘渐化,腰足酸软。仍益肝肾。
干苁蓉(三钱) 于术(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浓杜仲(三钱) 仙灵脾(三钱) 甘杞子(三钱)
菟丝子(三钱) 牛膝(三钱) 生甘草(三分) 桑寄生(三钱) 金毛脊(四钱) 绿豆衣(三钱)
六诊 肝肾虚而湿热未清。腰足酸软,小溲不爽,广痘渐化渐发。再清湿热,兼益肝肾。
白藓皮(三钱) 金银花(三钱) 川萆 (二钱) 淮牛膝(三钱酒炒) 茯苓(三钱) 甘草梢(五分)
绿豆衣(三钱) 生薏仁(三钱) 虎潜丸(三钱先服)
左 湿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