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钱) 川续断(三钱) 茯神(三钱) 石苇(四钱) 炒枣仁(三钱,勿研) 陈皮(八分)
休息痢已有四年,尚腹痛,胸腹与足皆肿,解出如墨水,脉弦细,当属痢在厥阴。(两 剂已效。)
当归(三钱) 炒白芍(三钱) 淡黄芩(三钱) 清炙甘草(一钱半) 广木香(一钱半) 炒 川连(一钱) 小青皮(一钱半) 陈皮(八分) 阳春砂(八分,同煎) 制香附(三钱)
因跌胸痛,业经呕出瘀血多,多乃不当必泛作呕,或痰或饮,诊脉弦细,是当调其肝胃 。
矾半夏(三钱) 陈皮(八分) 炒川连(八分) 炮姜炭(八分) 当归(三钱) 炒白芍(三 钱) 广郁金(一钱半) 杏仁(三钱) 阳春砂(八分,同煎) 制香附(三钱)
汗不止,仍当益阴上收汗。有汗者,以无汗而愈也。至经至,无论何病,当从经治。胸 中满,仍当舒木。胃不知饥,再拟肝胃法,兼以收汗。
地骨皮(四钱) 根生地(六钱) 当归(三钱) 阳春砂(八分,同煎) 天花粉(三钱) 炒 丹皮(三钱) 丹参(三钱) 新会皮(八分) 川石斛(四钱) 宣木瓜(三钱) 荷叶(一角)
肝痛已用补剂,其胸中块在,须久药可平,至现下食稍减,舌苔,右手滞,当进通胃。
大生地(八钱) 归身(三钱) 甘杞子(三钱) 柏子仁(四钱) 生牡蛎(五钱) 炙鳖甲(
五钱) 冬桑叶(一钱半) 炒丹皮(三钱) 制香附(三钱) 制半夏(二钱) 陈皮(八分)
病经月余,舌白,腹痛作溏,气急,咳嗽痰多,夜汗,此属冬温失治致此,诊脉弦小,
当用外寒内热之法。
苏薄荷叶(一钱半) 杏仁(三钱) 象贝(三钱) 桔梗(一钱半) 冬桑叶(一钱) 生甘草 (一 钱半) 连翘(三钱) 生苡仁(五钱) 茯苓(三钱) 白蔻壳(一钱) 酒黄芩(三钱) 竹叶(二十 片)
腹痛响作泻,以风木法,泻已止,而痛尚未去,舌净,诊脉左关当起,是肝气之未净也 。
当归(三钱) 炒白芍(三钱) 川楝子(三钱) 酒元胡(一钱半) 制香附(三钱) 阳春砂 (八分,同煎) 泽泻(二钱) 焦山栀(三钱) 丹参(四钱) 炒丹皮(三钱) 冬桑叶(一钱)
久嗽声哑,痰臭脉大,当用甘寒。
羚羊角(二钱先煎) 杏仁(三钱) 麦冬(三钱) 生甘草(一钱半) 桔梗(二钱) 象贝(
三钱) 冬桑叶(一钱半) 陈皮(八分) 金银花(三钱) 连翘(三钱) 竹叶(三十片)
干咳五十余日,连少腹右有块震痛,气急,咳时有汗,胃不开,口燥,诊左手弦大,右 手弦数,舌右边黄,是属肺燥之夹肝风者。
杏仁(三钱) 象贝(三钱) 桔梗(二钱) 生甘草(一钱半) 陈皮(八分) 麦冬(三钱)
冬桑叶(一钱半) 生牡蛎(五钱) 阳春砂(八分,同煎) 根生地(五钱) 竹叶(三十片)
久有咳嗽,已五六年,现下又伤风带起,是夹有外感,当先祛之。
苏薄荷叶(一钱半) 杏仁(三钱) 栝蒌皮(三钱) 桔梗(二钱) 象贝(三钱) 冬桑叶(
二钱)
酒黄芩(三钱) 白蔻壳(一钱) 连翘(三钱) 生甘草(一钱半) 陈皮(八分) 竹叶(三十片)
重风温已有六日,咳嗽气急,口渴舌黄,背冷自汗,诊脉弦大,当用辛凉。
苏薄荷叶(一钱半) 酒黄芩(三钱) 羚羊角(二钱,先煎) 桔梗(三钱) 生甘草(一钱 半)
栝蒌皮(三钱) 苦杏仁(三钱) 象贝(三钱) 冬桑叶(一钱) 橘红(八分) 连翘(三钱) 竹 叶(四十片)
曾经失经至年余,现下寒热往来,口苦,胸胀欲呕,咳嗽,诊脉弦细,舌净,是属肝病 。当用清骨散法。
青蒿梗(一钱半) 炙鳖甲(五钱) 生地(五钱) 当归(三钱) 冬桑叶(一钱) 生牡蛎(
五钱)
降真香(一钱) 川郁金(一钱半) 炒丹皮(三钱) 生白芍(三钱) 陈皮(八分) 荷叶(一角)
肝风射肺,既经嗽血,又复痛泻,脉弦细,再当用土中拔木法。
生地炭(六钱) 当归(三钱) 生白芍(四钱) 桂枝(一钱半) 清炙甘草(一钱半) 冬桑 叶(一钱半) 川断续(三钱) 宣木瓜(三钱) 生牡蛎(五钱) 茯苓(三钱)
胸中痛,胃下开,脉弦数,当用河间法。
当归(三钱) 川楝子(三钱) 桂枝尖(一钱) 酒延胡(一钱半) 炒白芍(二钱) 柏子仁 (三钱) 远志炭(八分) 白蔻壳(一钱) 矾半夏(二钱) 陈皮(八分) 荷叶(一角)
屡次崩后,致变化不已,今已失红,复历用肝法,乃头眩不瘥,而两太阳与齿作痛。又 且腹作溏,舌黄,左手尤弦数。此皆肝血虚,风热上升之象。
大生地(一两) 归身(四钱) 炒刺蒺藜(三钱) 冬桑叶(一钱半) 生牡蛎(八钱) 生白 芍(
三钱) 清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