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汤。加白芍药、五味子。

  升阳益胃汤 治脾胃受伤。邪热内陷。外反恶风。厥冷脉沉。大小便秘涩。不可误认阴寒而用热药。又不可误认实火而用凉药。宜此汤升举。微汗则愈。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当归。加羌活、独活、白芍、防风、半夏、茯苓、泽泻。酒煮黄连、姜、枣。服药后。忌言语一二时。戒酒面生冷。薄滋味以养胃气。稍食美食以助药力。更宜小役形体。

  使胃气与药转运升发。慎勿大劳以伤脾胃生发之气。

  升阳顺气汤 治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

  饥则常如饱。不喜饮食。

  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加半夏、草豆蔻、神曲、黄柏、生姜泻阴火升阳汤 治火郁发热。

  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当归、橘皮加羌活、苍术。黄芩、黄连、石膏。早饭后大温服。服后宜禁。

  一如升阳益胃汤。如见火旺及督任冲三脉盛。用酒炒黄柏、知母少许。不可久服。恐助阴气为害也。

  冲和养胃汤 治风虚目患。空中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变淡白。渐成内障。

  补中益气汤去橘皮。加羌活、防风、黄连、白芍、五味、生姜。

  通气防风汤 治太阳气郁。肩背不可回顾。

  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当归。加防风、羌活、 本、黄柏、白豆蔻、青橘皮。

  清暑益气汤 治暑伤无形之气。口燥头痛。发热溺赤。

  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麦门冬、五味子、苍术、葛根、泽泻、黄柏、神曲、青皮。此以保元、生脉为主。而兼开腠利水消克之味。

  清燥汤 治夏秋湿热伤气。

  补中益气汤加生地黄、黄连、猪苓、茯苓、麦门冬、五味子、苍术、黄柏、泽泻、神曲。

  节庵升阳散火汤 治热乘肺金。气虚不能主持。循衣撮空。小便利者可治。不利者不可治。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黄 。加麦冬、茯神、黄芩、白芍、姜、枣。有痰。加姜汁炒半夏。大便燥实谵语发渴。加大黄。泄利。加升麻倍白术。

  托里散 治痘毒虚不能溃。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熟地、茯苓、芍药。

  卷十六 祖方

  生脉散

  治热伤肺胃。虚热喘嗽。脉虚无力。

  人参(三钱) 麦门冬(二钱) 五味子(一钱)

  水煎。不时热服。

  门冬清肺饮 治火乘肺胃。喘嗽吐血衄血。

  生脉散加黄 、甘草、紫菀、白芍、当归。此生脉、保元合用。以滋金水化源。其紫菀佐黄而兼调营卫。深得清肺之旨。其余芍药酸收。当归辛散。且走血而不走气。颇非所宜。不若竟用生脉、保元清肺最妥。先哲有保元、生脉合用。气力从足膝涌出。以黄 实胃。五味敛津。

  皆下焦之专药耳。

  宣明门冬饮 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

  生脉散加茯神、甘草、生地黄、栝蒌根、煨葛根、知母、竹叶。

  易老门冬饮 治老人津亏大渴。

  生脉散加茯神、甘草、枸杞、生姜。二方并本生脉。而易老差胜。盖明之重在旺气。易老专滋血气。治得其本矣。

  天王补心丹 治心肾虚耗。怔忡不宁。

  生脉散加熟地、茯苓、茯神、远志、菖蒲、黑参、丹参、柏子仁、酸枣仁、天门冬、百部、当归、杜仲、桔梗、甘草蜜丸。朱砂为衣。空心龙眼、红枣汤下二三钱。

  清心莲子饮(局方) 治心包火旺。小便赤涩梗痛。

  生脉散加黄芩、地骨皮、车前、茯苓、黄 、莲子。此用生脉散合黄芩清肺。而兼导赤之制。

  其旨在于心包火炎。上灼于肺。热伤气化不能生水。故用生脉救肺之燥以滋上源。则知肺本无热。

  皆缘受火之淫。而致热伤气化。安可复用黄芩以伐其肺乎。曷不竟用生脉合导赤全方。岂不源流同清。理明辞畅乎。即或不然。不妨削去木通。仍用茯苓、莲子以存清心之意。至于局方又以保元为主。乃去五味加入甘草。益失滋肺上源之旨矣。

  卷十六 祖方

  二冬膏

  治肺胃燥热。痰涩咳嗽。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等分)

  上二味。熬膏。炼白蜜收。不时噙热咽之。

  固本丸 治老人津血俱亏。咳逆便秘。

  二冬膏加生熟地黄。与本方二冬各八两。人参四两。蜜丸。酒下四钱。熬膏尤宜。食少便滑禁用。固本丸虽主扶阴抑阳。然四味纯阴之性。仅用少许人参。已觉味胜于气矣。而世本此方二冬二地各用八两。

  人参二两。几几乎群阴剥阳之象。况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