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参胡温胆汤 治往来寒热。呕而痞闷。

  温胆汤去竹茹、红枣。加人参、柴胡。

  十味温胆汤 治寒涎沃胆。胆寒肝热。心悸不眠。短气恶心。耳鸣目眩。四肢浮肿。

  温胆汤去竹茹加人参、熟地、枣仁、远志、五味子。胆之不温。由于胃热不清。停蓄痰涎。

  沃于清净之府。所以阳气不能条畅。而失温和之性。故用二陈之辛温以温胆涤涎。涎聚则脾郁。

  故加枳实、竹茹以化胃热也。若寒热呕逆。胃气不振也。去枳实之消克。红枣之滞胃。加柴胡以疏肝。

  人参以扶胃。乃六君子之变法也。更加熟地、枣仁、远志、五味。又为归脾汤法派耳。

  消暑丸(局方) 治肥人伤暑。眩晕呕逆。

  二陈汤去陈皮。用醋炒半夏二倍。生姜自然汁为丸。酸浆水或乌梅汤、淡醋汤下七八十丸。

  千缗汤 治风痰喘急脉证俱实者。

  二陈汤去茯苓、橘皮、乌梅。本方用半夏七枚。甘草一寸。生姜指大切。加皂荚(去皮弦子。酥炙。)净末半两。水煎温服。一方。无甘草。但用半夏一两。皂荚末半两。生姜七片。

  同入纱袋中。以手揉取清汁。作三服。

  温中丸 治黄胖面肿足胀。是脾虚不前健运。虽有积聚。不可下之。

  二陈汤本方橘、半、茯苓各一两。炙甘草五钱。加黄连、香附、苦参、针砂(醋 。锈过。)

  各五钱。白术二两。神曲一两。醋水各半泛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用白术六钱。陈皮一钱。

  生姜三片煎汤送下。虚。加人参一钱。病轻者。服此药六七两。小便即长。病甚者。服一斤。小便始长。积聚去净。然后六君子之类调补之。

  卷十六 祖方

  四君子汤(局方)

  治胃气虚弱。饮食不思。倦怠少食。

  人参(一钱至三钱) 白术(炒黄。一钱至二钱。) 茯苓(一钱至钱半。) 甘草(炙。六分至一钱。)

  上四味。水煎。空心温服。按四君子乃胃家气分之专药。胃气虚而用之。功效立见。即血虚用四物。

  亦必兼此。故八珍之主治。不独气血两虚也。即血虚者亦须兼用。但补气则偏于四君。补血则偏于四物。若纯用血药。不得阳生之力。阴无由以化也。方中白术。若治脾胃虚衰。大便不实。或呕恶不食。

  合用炒焦。方有健运之力。如肺胃虚燥。咳嗽失血。须用陈米饭上蒸过十余次者。则转浊为清。

  转燥为润。是以异功散、八珍汤及归脾、逍遥等方内。并宜蒸者。即阴虚干咳。咳吐白血。总无妨碍。

  更加白蜜拌蒸。犹为合宜。其于轻重炮制之间。全在用者之活法权变。举此可以类推三隅矣。

  异功散 治肺胃气虚。稀痰喘嗽。

  四君子汤加橘皮(略去白。) 为散。每服三四钱。加生姜一片。水煎。去滓服。

  六君子汤 治胃虚少食。痰嗽呕泄。

  四君子汤加橘皮、半夏、生姜。

  香砂六君子汤 治气虚痰食气滞。

  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乌梅。

  乌蝎六君子汤 治小儿慢脾风内钓六君子汤加川乌、蝎尾。神曲糊丸服。

  温脾散 治小儿心脾亏损弄舌。及虚胀乳食不进。

  四君子汤加黄 、藿香、诃子肉、橘皮、桔梗、木香。为散。每服三四钱。加姜、枣煎服。

  外台茯苓饮 治胸中停痰。宿水吐后。虚满不食。

  四君子汤去甘草。加枳实、橘皮、生姜。

  惺惺散(局方) 治小儿伤寒。发热咳嗽。

  四君子汤加桔梗、细辛、羌活。(一作花粉。)等分为散。每服一二钱。加薄荷五叶。水煎热服。取微汗愈。不愈。再作。加葱白、香豉。

  四兽饮 治疟疾胃虚。中挟痰食。

  四君子汤加半夏、橘皮、草果为散。每服四五钱。加生姜七片。乌梅肉一个。水煎。清晨热服。

  八味顺气散 治类中风虚胀喘逆。

  四君子汤加青皮、橘皮、白芷、乌药为散。每服四五钱。水煎。温服。

  参苓白术散(局方。一名参术饮。) 治胃虚喘嗽。大便不实。

  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莲肉、桔梗、薏苡、砂仁为散。每服四五钱。加姜、枣煎服。

  七味白术散(即钱氏白术散。) 治胃虚津气不行而渴。

  四君子汤加藿香、木香、煨葛根为散。每服三四钱。水煎。日三服。

  八珍散 治胃虚痰中见血。及粉红痰。

  四君子汤加黄 、山药、粟米、扁豆。(炒存性。)

  九味资生丸 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