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热咳嗽。

  八味丸去桂、附。加麦门冬三两。(去心)五味子一两。

  纳气丸 治脾肾皆虚。蒸热咳嗽。倦怠少食。

  八味丸去桂、附。加沉香一两。砂仁二两。如泄泻少食者。用干山药末。调糊代蜜为丸。

  香茸八味丸 治肾与督脉皆虚。头旋眼黑。

  八味丸去桂、附。加沉香一两。鹿茸一具。

  十补丸 治禀赋阳虚。下体无力。小儿解颅。胫软膝盖不生。

  八味丸加鹿茸一具。五味子一两。

  卷十六 祖方

  金匮枳术汤

  治水肿心下如盘。边如旋盘。

  枳实(十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水煎。温分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枳术丸 治脾不健运。饮食不化。

  枳术汤用枳实一两。白术二两。荷叶裹米烧饭为丸。米汤下七八十丸。

  海藏曰。东垣枳术丸。本仲景枳术汤。至晚年道进。用荷叶烧饭为丸。取留滓于胃也。太无曰。金匮治水肿心下如盘。故用汤以荡涤之。东垣治脾不健运。故用丸以缓消之。二方各有深意。不可移易。

  香砂枳术丸 治气滞宿食不消。

  枳术丸加木香、砂仁各半两。

  橘半枳术丸 治痰食兼并不化。

  枳术丸加橘皮、半夏各半两。

  深师消饮丸 治停饮胸满呕逆。腹中水声。不思饮食。

  枳术丸加茯苓一两。炮姜半两。姜汁调。神曲煮浮糊丸梧子大。淡姜汤或沸汤米汤任下三四十丸。

  按此即肾着汤去甘草之缓中。易枳实以导滞也。

  卷十六 祖方

  平胃散(局方)

  治胃中宿食不化。藜藿人宜之。

  苍术(泔浸去皮。麻油拌炒黄。四两) 浓朴(去皮。姜汁炒) 陈皮(泡。去浮白) 甘草(炙。各三两)

  上四味。为散。每服四五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香连平胃散 治食积发热。腹痛作泻。

  平胃散加姜汁炒川连二两。木香一两。

  不换金正气散(局方) 治时气不正。感冒夹食。

  平胃散加藿香、半夏。时气。加香豉。

  藿香正气散(局方) 治水土不服。感冒时气夹食。

  平胃散换白术。加藿香、紫苏、半夏、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姜、枣。(古本。无大腹皮。有苍术)

  人参养胃汤(局方) 治食滞痞满。寒热痞疟。

  平胃散加藿香、半夏、人参、茯苓、草果、姜、枣、乌梅。

  参苓平胃散 治脾虚饮食不化。大便不实。

  平胃散加人参、茯苓。

  白凤膏 治少年禀气不足。因饮食饥饱所伤。致成虚损。形体羸弱。日晡潮热。腹胀气急。脉来弦数者。

  平胃散四两。加参、苓各一两。京枣四两。去核。逐一填入前药。入乌嘴白鸭腹内。男雌女雄。制法如乌骨鸡丸。

  此葛可久方。丸以蒸饼。取缓留胃脘而和中气之伤也。盖参、苓平胃。原非补益肾水之药。予尝借此以治饮食内伤。中气不和。发热羸瘦之证。往往获效。详方名白凤者。以凫字下几字。加于鸟字以上也。且丸以膏名。取脂膏之义。藏机法也。

  浓朴汤 治脾胃虚寒。作胀。腹中时痛时止。

  平胃散去苍术加茯苓、干姜。洁古。加半夏、枳实、姜、枣。

  除湿汤 治湿热痞满不食。

  平胃散加半夏、茯苓、白术、藿香、生姜、大枣。

  升阳除湿汤 治脾胃虚弱。不能饮食。腹鸣泄泻。

  平胃散去浓朴加羌活、防风、升麻、柴胡、猪苓、泽泻、麦芽、神曲。

  五积散(局方) 治感冒内挟冷食。脾阴受伤。表里俱病。

  平胃散加麻黄、桂枝、炮姜、半夏、茯苓、枳壳、桔梗、白芍、当归、川芎、白芷。每服四五钱。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去滓热服。温覆取微汗。

  调中汤 治食积类伤寒。及手足四肢发阴斑。

  平胃散加枳实、白术、干姜、黄连、山楂、神曲、草果。水煎。去滓。磨木香调服。

  胃苓汤 治饮食停积。浮肿泄泻。脉证俱实者。

  平胃散合五苓散生料煎服。 平胃本平胃气之敦阜。若因脾土之虚。不能消运。又须稍藉参、苓。如养胃之类。然有土衰不能分利而成肿胀。且气壅不胜参、术难合理中者。乃合五苓以健运水土。与正气散之假苏、藿以散客邪。两不移易之定例也。

  枣矾丸 治食积发黄。

  平胃散加皂矾。(面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