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汗小便不利。而渴不能饮。此瘀蓄膀胱也。桃核承气汤。胃热上蒸。额汗发黄。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陈。甚则茵陈蒿汤微利之。伤寒胁痛耳聋。寒热口苦。头上汗出。剂颈而还。属少阳。小柴胡加桂枝、苓、术和之。凡头汗。服和营卫逐湿豁痰理气散瘀药。或发寒热。下体得汗者。为营卫气通。日渐向愈之机也。食滞中宫。热气上炎。亦令头汗。生料保和丸。倍用姜汁炒川连。病后产后。悉属阳虚。误治必死。伤湿额上汗出。下之微喘者死。下后小便不利者亦死。伤寒阴毒等证额汗。见绪论。

  手足汗 脾胃湿蒸。傍达于四肢。则手足多汗。热者。二陈汤加川连、白芍。冷者。理中汤加乌梅。弱者。十全大补去芎加五味子。

  阴汗 阴间有汗。属下焦湿热。龙胆泻肝汤加风药一二味。风能胜湿也。或当归龙荟丸。及二妙散俱效。阴囊湿者。以炉甘石 过扑之。密陀僧末亦佳。

  半身汗出 夏月止半身出汗。皆气血不充。内挟寒饮所致。偏枯及夭之兆也。大剂十全大补、人参养荣、大建中辈加行经豁痰药治之。若元气稍充。即间用小续命汤一剂以开发其表。或防己黄汤加川乌以散其湿。此证虽属血虚。慎不可用四物阴药。以其闭滞经络故也。

  石顽曰。汗之源不一。有因于卫气疏者。有因于营气热者。有因于营卫不和者。盖风邪干卫。

  则腠理疏。营气乘表虚而外泄。则自汗。治当散邪为急。宜从仲景桂枝汤、小建中辈。迟则营气外亡。邪气内入。必变府实潮热矣。又宜三承气汤选用。此皆外感自汗也。若郁热内蒸。亦必从空窍发泄。或从肠胃下奔。或从皮毛外达。则郁热得散。然外泄轻于下奔。蒸热胜于干热。以此验营卫之枯与不枯也。当从内伤虚损例治之。

  至于邪正交加。非汗不解。故少阳挟热。或为盗汗。或腋汗胁汗。须知从阴阳交互时。及阴阳交互处发泄者。皆阴阳不和。半表半里证。小柴胡、逍遥散。皆合剂也。及乎挟风邪痰湿之类。亦多有之。至如头汗。或为湿热上攻。或为瘀血内结。亦属阴阳不和。其于阴汗股汗。又为肝家湿热下渗之征验。岂可一概施治乎。

  〔诊〕汗家腠理疏豁。其脉必缓。兼浮则为风。兼滑则为痰。兼大则为热。兼弱为卫虚。兼芤为失血。兼迟为气虚。兼细为阴虚。经云。肺脉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肺脉缓甚为多汗。尺涩脉滑。谓之多汗。病风人脉紧数。浮沉有力。汗出不止。呼吸有声者死。不然。则主病气。

  东垣治一人。二月阴雨寒湿。又因劳役所伤。病解之后。汗出不止。沾濡数日。恶寒重添浓衣。心胸间时烦热。头目昏愦。上壅食少。此乃胃中阴火炽盛。与外天雨之湿气相合。而汗出不休。遂用羌活胜湿汤。以风药去其湿。甘寒泻其热。一服而愈。

  滑伯仁治一妇。暑月自汗。口干烦躁。欲坐水中。脉浮而数。按之豁然虚散。得之食生冷乘凉所致。以真武汤。一进汗止。再进躁退。三进全安。

  飞畴治陈子浓媳。八月间因产不顺。去血过多。产后恶露稀少。服益母草汤不行。身热汗出。

  产科用发散行血更剧。自用焦糖酒一碗。遂周身络脉棰楚难堪。恶露大下。昏沉戴眼。汗出如浴。

  但言心痛不可名状。此血去过多。心失其养故痛。肝主筋。为藏血之地。肝失其荣。故络脉棰楚不堪。且汗为产后之大禁。若非急用人参。恐难保其朝夕也。用四君合保元加白芍、五味。一剂汗止。因其语言如祟。疑为瘀血未尽。

  更欲通利。予曰。声怯无神。此属郑声。且腹不疼痛。瘀何从有。此神气散乱不收之故。前方加入枣仁、龙齿。诸证渐平。后服独参汤。至弥月而安。

  卷九 杂门

  不得卧(多卧嗜卧)

  灵枢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当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

  则阴气虚。故目不瞑。(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此其常也。失其常则不得静而藏魂。所以目不得瞑也。)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

  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素问云。阴虚故目不暝。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不寐有二。有病后虚弱。有年高人血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人不寐。虚者。

  六君子加枣仁。痰者。灵枢半夏汤。虚劳烦热不得眠。酸枣汤。或酸枣仁一两炒研。水煎绞取汁。

  下米二合煮糜。以生地五钱捣汁入。更煮过。时时服之。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竹叶石膏汤。水停心下不得眠。茯苓甘草汤。妇人肥盛多郁不得眠者吐之。从郁结痰火治。大抵胆气宜静。浊气痰火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