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阴独居内而为梦。用小建中汤和之。此世俗所昧也。

  陆丽京曰。遗精之源有三。有斫丧太过。肾气不藏。无梦而遗者。当益精以壮火。如鹿茸丸、安肾丸、聚精丸、九龙丹、金锁玉关丸之类。有劳心太过。心肾不交。酣卧而遗者。当实土以堤水。

  如归脾汤、妙香散、远志丸。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之类。有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妄梦而遗者。当泻火以宁水。如滋肾丸、威喜丸、本事猪苓丸、清心莲子饮之类。三者其源各异。若当清利而反补涩。滋患愈甚。当补涩而反清利。阳气愈微。当升补而反滋阴。元气愈陷。不可不求其故。而为施治也。

  丹溪治一人二十余岁。攻举子业。四鼓犹未就枕。于卧间。玉茎但着被与股便梦交接脱精。

  饮食日减。倦怠少气。此用心太过。二火俱起。夜不得睡。血不归肝。肾水不足。火乘阴虚。入客下焦。鼓其精房。则精不得聚藏而欲走。因玉茎着物。犹厥气客之。故作接内之梦。于是上则补心安神。中则调理脾胃。升举其阳。下则益精生阴固阳。不三月而瘥。

  沈朗仲治王雨泉。壮年气弱。溺后精水淋漓不断。服六味丸不应。易八味丸。反加涩痛。两尺脉数而气口虚大。此土虚不能堤水也。与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十剂而痊。

  宗伯学士韩慕庐三公郎祖昭。素禀清 。宿有精滑不禁之恙。邀石顽诊之。脉得微弦而数。

  尺中略有不续之象。此不但肾气不充。抑且气秘不调。愈不能司封藏之令耳。为疏六味丸去泽泻加鳔胶、五味。略兼沉香于补中寓宣。法虽如此。但久滑窍疏。难期速应。毋怪药之不力也。

  卷七 大小府门

  赤浊白浊(白淫筋疝)

  浊之为证。茎中热痛。如火灼刀割。溲溺自清。惟窍端时流秽浊如脓。淋沥不断。初与溲溺不相混滥。时医不知其故。多以利水之剂。杂投不已。因而增剧者。往往有之。盖由败积瘀腐者十中六七。由湿热下注与脾虚下陷者。十常三四。必先补中气。兼升举之。而后分其脏腑气血。

  赤白虚实以治。与夫他邪所伤者。固在泻热补虚。设肾气虚甚。或火热亢极者。则不宜纯用寒凉。

  必反佐治之。在达人观变耳。色白如泔。或如腐花腐浆。而马口不干结者为湿。色黄赤而马口干靥者为火。此皆为浊。胃中湿热下流也。又浊而清者为湿。痛者湿兼热也。有溺时结块阻滞作痛。

  块中内蓄水泡者。此必醉酒使内。酒湿乘虚袭入精窍也。粘腻如胶。或心动辄遗。或溺后遗下者。

  皆精病。与浊无干。肥人白独白带。多是胃中湿热。浊痰下流。渗入膀胱。谓之便浊。与肾绝不相干。虽溺后便出浊块。却不牵腻。用二陈加川萆 、泽泻、姜汁炒黄柏。浊物中有水泡者。二陈倍半夏加猪苓、泽泻、滑石、麝香、赤小豆、竹沥、姜汁之类。赤者。去半夏加琥珀、延胡索、赤芍药、椿根皮。若肾虚淫火易动。精离其位而成精浊者。其精牵腻如膏。虽不便溺。亦常有之。

  用九龙丹收摄之。若忍精不泄。流入窍隧而患白浊。用五苓散。赤浊。用猪苓汤。并加麝少许。

  小便频数。茎中痛。调下益元散。赤者。少加朱砂。昼甚者。属上焦燥热。气化不行。益智、乌药。皆不可用。宜清心莲子饮。虚者。妙香散二方选用。心经伏暑而赤浊者。五苓散减桂合生脉散。肥人湿痰成浊。二陈加二术、黄柏、神曲。黑瘦人脉洪数。五心烦热。颊赤唇干。小便赤浊。

  龙胆泻肝汤。曾见白浊人。服凉药不效。一味生白果即愈者。以其专祛湿浊污垢故也。脾虚下陷者。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有小便如常。放流浊物。两尺脉沉弱。足膝痿弱。白浊频数。

  凝白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如膏糊。六味丸加萆 、麦冬。茎中大痛。便赤口渴。脉来滑数者。宜与清热利水。津液自行。四苓散加生地、麦冬、芩、栀、知、柏之类。丹方。治白浊。用枸杞一钱五分。菟丝、车前、韭子各一钱。莲子去心二十一粒。入 猪尿脬内。煮一伏时。加葱酒啜汁。并食猪脬、莲子。连服二三次效。

  白淫者。一时流放白水。火郁故也。加味逍遥散。小腹急痛。便溺失精。溲出白液。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脾风传肾。小腹痛。冤热出白液。名曰蛊。左传以丧志名为蛊病。乃真元不守也。

  当归内补建中汤加黄 。

  筋疝者。茎中作痛。筋急缩。或作痒。或肿。或筋缓不收。白物如精。随溺而下。此肾不虚。

  而肝经湿热火旺也。龙胆泻肝汤。

  〔诊〕浊证脉大而涩。按之无力。或微细。或沉紧而涩为虚。动滑为实。尺脉虚浮急疾者。皆难治。迟者易治。

  卷七 大小府门

  前阴诸疾

  (阴缩 阴纵 阴痿 阴冷 阴肿痛 阴中痒)

  前阴所过之脉有二。一曰肝脉。二曰督脉。经云。足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