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痰属湿热。乃津液所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变为痰饮。

  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膈。或留聚肠胃。或客于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上下无处不到。其为病也。为喘为咳。为恶心呕吐。为痞膈壅塞。关格异病。为泄为眩晕。为嘈杂怔忡惊悸。为颠狂。

  为寒热。为痛肿。或胸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点常如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所致。百病中皆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痰有新久轻重之殊。新而轻者。形色清白。气味亦淡。久而重者。黄浊稠粘。咳之难出。渐来恶味。酸辣腥臊咸苦。甚至带血而出。治法。痰生于脾胃。宜实脾燥湿。

  又随气而升。宜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又气升属火。顺气在于降火。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

  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下者下之。又中气虚者。宜固中气以运痰。若攻之太重。则胃气虚而痰愈甚矣。

  喻嘉言曰。内经云。诸气 郁。皆属于肺。盖肺郁则成热。热盛则生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膈间胀满痞闷。虽夏月。痰饮积处无汗。而冷痰清饮。积满窠囊。必大呕逆。此盈科而进也。

  多由浓味积热。肠胃枯涸。又加怫郁。胃脘之血为痰浊所滞。日积月累。渐成噎膈反胃之次第。

  若用燥剂。其结转甚。惟竹沥、姜汁、韭汁可以治之。日饮三五杯。必胸中烦躁不宁乃妙。后用养血健脾润燥药。治痰之法。曰驱。曰导。曰涤。曰化。曰涌。曰理脾。曰降火。曰行气。前人之法不为不详。至于窠囊之痰。如蜂子之穴于房中。如莲实之嵌于蓬内。生长则易。剥落则难。

  其外窄中宽。任行驱导涤涌之药。徒伤他药。此实闭拒而不纳耳。夫人身之气。经盛则注于络。

  络盛则注于经。窠囊之来。始于痰聚胃口。呕时数动胃气。胃气动。则半从上出于喉。半从内入于络。胃之络贯膈者也。其气奔入之急。则冲透膈膜。而痰得以居之。痰入既久。则阻碍气道。

  而气之奔入者。复结一囊也。然痰饮结聚于膈膜而成窠囊。清气入之。浑然不觉。每随浊气而动。

  乃至寒之亦发。热之亦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欲亦发。总由动其浊气。浊气随火而升。转使清气逼处不安也。故治窠囊之痰甚难。必先凝神入气。以静自调。薄滋味以去胃中之痰。使胃经之气。不急奔于络转虚其胃。以听络中之气返还于胃。逐渐以药开导其囊。而涤去其痰。则自愈矣。后世治痰饮有四法。曰实脾。燥湿。降火。行气。实脾燥湿。二陈汤加苍白二术。最为相宜。

  若阴虚则反忌之矣。降火之法。须分虚实。实用苦寒。虚用甘寒。庶乎可也。若夫行气之药。诸方漫然。全无着落。谨再明之。风寒之邪。从外入内。裹其痰饮。惟宜小青龙汤。分其邪从外出而痰饮从下出也。浊阴之气。从下入上。裹其痰饮。金匮半夏浓朴汤。(即四七汤。)分其浊气下出而痰饮从上出也。若多欲之人。则肾气上逆。直透膜原。结垒万千。 胀重坠。不可以仰。

  用桂苓丸引气下趋。痰饮始豁也。又虚寒痰饮。少壮者十中间见一二。老人小儿十中常见四五。若果脾胃虚寒。饮食不思。阴气痞塞。呕吐涎沫者。宜温其中。真阳虚者。更补其下。清上诸药不可用也。再按痰饮总为一证。而因则有二。痰因于火。有热无寒。

  饮因于湿。有热有寒。即有温泉无寒火之理也。痰饮胶结于胸中。为饱为闷。为频咳而痰不应。

  总为脾失其健。不为胃行其津液。而饮食即以生痰。渐渍充满肺窍。咳不易出。虽以治痰为急。

  然治痰之药。大率耗气动虚。恐痰未出而风先入也。惟是确以甘寒之药。杜风消热。润燥补虚豁痰。乃为合法。惊痰堵塞窍隧。肝肺心胞络间无处不有。三部脉虚软无力。邪盛正衰。不易开散。

  欲用涌剂。正如兵家劫营之法。安危反掌。欲导之下行。窍隧之痰。万不能导。徒伤脾气。计惟理脾为先。脾气者人身健运之阳气。如天之有日。阴凝四塞者。日失其所。痰迷不醒者。脾失其权。理脾则如烈日当空。片云纤翳。能掩之乎。其理脾之法。须药饵与饮食相参。不但滑腻杂食当禁。即饭食粥饮亦须少减。则脾气不用以消谷。转用之消痰。较药力万万耳。膏粱过浓之人。

  每多味痰。尤宜清理脾胃为主。夫五味入口而藏于胃。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总司。人之食饮太过而结为痰涎者。每随脾气之健运而渗灌于经隧。其间往返之机。如海潮然。脾气行则潮去。

  脾气止则潮回。所以治沉锢之法。但取辛热微动寒凝。以后止而不用。恐痰得热而妄行。为害不浅也。不但痰得热而妄行。即脾得热亦过动不息。如潮之有去无回。其痰病之决裂。可胜道哉。

  从来服峻利之药者。深夜亦欲饮食。人皆不知其故。反以能食为庆。曾不思爱惜脾气。令其昼运夜息。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