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之阳明证。以中焦有寒也。茱萸能治内寒。降逆气。人参补中益
阳。大枣缓脾。生姜发
胃气。且散逆止呕。逆气降。胃之阳行。则胸满消矣。此脾藏阴盛逆胃。与夫肝肾下焦之寒上逆
于中焦而致者。即用以治之。故干呕吐涎沫头痛。亦不出是方也。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是证由阴阳不分。塞而不通。留结心下为痞。于是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为呕。下走为肠鸣。
故用是汤分解阴阳。水升火降。则留者散。虚者实也。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呕而思水者。水饮逆于胸中也。故用猪苓之味淡。从膈上渗其所积之饮。更以白术利水生津。
使水精四布。而呕自除矣。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呕而发热。邪在半表半里。逆攻而上也。虽非伤寒之邪。而病势则一。故即以小柴胡汤和之。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胃素有热。食复入之。两热相冲。不得停留。用大黄下热。甘草和胃。按仲景既云。欲吐者
不可下。又用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逆之使下。
则必愦乱而益甚。既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当逆折之。使其下行。故用大黄。丹溪云。凡
病吐者。切不可下。近于困矣。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汗出即愈。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是方即大青龙汤。无桂枝有文蛤。大青龙主发散风寒两感。今是证初不言外邪。而用取汗。
何哉。盖因阳明经中有实热。所以贪饮。故用麻黄、杏仁开发腠理。甘草、姜、枣调和营卫。石
膏解利郁热。文蛤直入少阴。散水止渴。为太阳少阴二经散邪涤饮之圣药。故又主微风脉紧头痛之疾。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干呕而哕。手足厥逆。乃胃中阳气。为痰饮阻塞。不得流布四末。故用橘皮、生姜之辛以开
痰利气也。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中焦气虚。则下焦之风木得以上乘。谷气因之不宣。变为哕逆。用橘皮升降中气。人参、甘
草补益中焦。生姜、大枣宣散逆气。竹茹以降胆木之风热耳。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汤主之。
干呕吐逆吐涎沫者。由客邪逆于肝脾。寒主收引。津液不化。遂聚为涎沫。用半夏。干姜之
辛温中燥湿。浆水之酸收而行之。以下其逆也。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徐忠可云。此论蛔病之不因寒者也。故其证独心痛吐涎。而不吐蛔。然其痛发作有时。谓不
恒吐也。则与虚寒之绵绵而痛者远矣。毒药不止。则必治气治血攻寒逐积之药。俱不应矣。故以
甘草粉蜜主之。白粉杀虫。蜜与甘草。既以和胃。又以诱虫也。
呕吐哕。皆属于胃。但有气血多少之异。呕属阳明。多血多气。故有声有物。气血俱病也。
气逆者散之。所以生姜为主。吐属太阳。多血少气。故有物无声。乃血病也。以橘红主之。哕属
少阳。多气少血。故有声无物。乃气病也。以半夏主之。三者皆因脾虚。或寒气客胃。饮食所伤。
致上逆而食不得下也。
治呕吐。以二陈汤为主。如气滞者。加白豆蔻、砂仁。热吐。加黄连。冷涎吐。加丁香。气
升呕。加沉香。气不和。加木香。入姜汁少许。食顷即吐者。半夏、生姜煎服。食入即呕。橘皮、
生姜煎服。食已则吐。橘皮、半夏、生姜煎服。食久而吐为反胃。脉沉无力。理中汤。或三物大
建中汤去干姜。加白术、桂心、橘皮。脉滑而实。旦食暮吐。暮食朝吐。此下焦实。半夏、大黄
等分为末。姜汁和丸。微利之。呕吐谷不得下。小半夏汤。逆气心中烦闷。气满呕吐。千金半夏
汤。即金匮小半夏汤加桂心。少气。加甘草。夫半夏、生姜之辛。但治上焦气壅表实。若胃虚者。
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忌用辛泻。故服小半夏汤不愈者。服大半夏汤立愈。久寒胸膈逆满不
能食。吴茱萸汤加桂心、半夏、甘草、小麦。酒煎服。寒吐者。喜热恶寒。肢冷。脉细而滑。用
理中汤加枳实。或二陈加丁香、炮姜。并须微温与服。热吐者。喜冷恶热。烦渴小便赤涩。脉洪
而数。二陈加栀、连、竹茹、枇杷叶、葛根、姜汁、芦根汁。怒中饮食呕吐。胸满膈胀。关格不
通。二陈加青皮、木香。未效。丁、沉、木香、砂仁、浓朴、神曲。更不效。有瘀血也。当从蓄
血例治。中脘素有痰积。遇寒即发。俗名冷涎泛。宜丁香、豆蔻、砂仁、干姜、陈皮、半夏、生
姜、白芥子。呕痰而致厥者。乃寒痰逆闷。谓之痰厥。姜附汤加术、半、细辛。痰满胸喉。粥药
到口即吐。先用生姜汤下黑锡丹以镇坠之。候药可进。则以二陈加枳、术、砂仁、浓朴、姜汁。
虚。加人参。有一等肝火逆证。亦呕而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