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湿治之。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者死。腹大胀。四末清。形脱泄甚。上气喘息者死。腹胀误
用攻药暂宽。复胀者皆不治。先胀于内后胀于外。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气色红亮声音高爽者。实
也。木香、沉香、砂仁、枳实、浓朴、苍术、大腹皮。以治脾也。桑皮、葶苈、蔻壳、苏子、桔
梗枳、橘。以治肺也。木通、防己、茯苓、车前、泽泻、猪苓。以利小便也。麻黄、防风、羌活、
葛根。以发汗也。如气壮能食。年少新病者。大黄、芒硝皆可应用。先胀于外后甚于内。小便淡
黄大便不实。气色枯白语言低怯者。虚也。参、苓、白术、陈皮、甘草。以补脾也。人参、黄 、
桔梗、苡仁。以补肺也。沉香、枳壳、木香。以理气也。桂、苓、泽泻、猪苓、白术以利小便。
升麻、柴胡以开鬼门。如虚甚多寒。桂、附、姜、萸。俱宜取用。金匮肾气丸。益火消阴。脉沉
者。诚为切要之药。然必小腹胀极。而后旁及于上者为宜。试观冰盘冷气。必从下渗。冰坛胀满。
则从上而裂矣。小建中汤。于土中泻木。必脉浮而弦强者。乃为合剂。亦须胁下胀急而后旁及于中者。方
可投之。盖风木之邪起于东方。土败木贼。然后中央受困耳。胀而本虚证实。攻补两难者。丹方。
用陈香橼去y。入溺白 过。水肿用通草汤。气肿用砂仁汤。血肿浓煎土牛膝汤。虚极用人参
汤。每日空腹服二钱。此方能散积滞而不大伤元气也。胀而虚实莫辨。宜用火酒热饮。觉辣喉者。
属实热。当进苦寒燥湿攻坚之剂。若饮热火酒如啜冷水者。属虚寒。参、术、姜、桂须大剂频投。
方可救援。金蟾散。治一切实胀。用大虾蟆一只。以砂仁堆满腹中。盐泥固济。 令红透。烟尽
去泥研末、陈酒下三钱。并治小儿疳积腹胀。米汤下一钱。肿胀服药。最忌盐、酱、糟物。愈久
欲食。须用开盐酱法。用大鳢鱼一个破开。入五苓散。放瓦上对合。上下俱用火炙黄焦存性。为
末。加麝香少许。空心姜、枣汤服之。水肿亦然。惟火胀不忌盐、酱。如面色枯槁。肢体消瘦。
单腹胀急而块垒不平者。皆属火胀。此非水肿。无虑助肾水之邪也。若脉弦细涩。虽能饮食。终
亦必亡。火肿误服金匮肾气等药。急投连、柏、金铃、白芍之类。仍用桂、附少许。为热因热用
之向导。庶可挽回。若喘泻肢枯。脉无胃气者不救。
〔诊〕脉弦为肝克脾胃。脉实则胀。此属实。关上脉虚即胀满。此属虚。洪数为热胀。迟弱为
阴寒。浮为虚满。紧为中实。虚数者不可治。实大浮洪者易治。沉微细小者难痊。盛而紧大。坚
以涩。迟而滑。皆胀满多热。脉浮大。腹胀为逆。发热不休。或寒热如疟。皆不可治。腹大胀。
四肢冷。泄泻。不及一时而死。腹胀便血。脉大时绝为逆。胀而上则喘咳。下则泄泻。脉浮大沉
细。皆不治。
项彦章治一女。腹胀如鼓。四体骨立。众医或以为妊为蛊为瘵。诊其脉。告曰。此气薄血室。
其父曰。服芎、归辈积岁月。非血药乎。曰。失于顺气也。夫气道也。血水也。气一息不运。则
血一息不行。经曰。气血同出而异名。故治血必先
顺气。俾经隧得通。而后血可行。乃以苏合香丸投之。三日而腰作痛。曰。血欲行矣。急以芒硝、
大黄峻逐之。下污血累累如瓜者数十枚而愈。缘其六脉弦滑而数。弦为气结。滑为血聚。实邪也。
故行气而血大下。又一女病同而诊异。项曰。此不治。法当数月死。向者脉滑为实邪。今脉虚。
元气夺矣。又一女病亦同。而六脉俱弦。项曰。真藏脉见。法当逾月死。后皆如之。
喻嘉言治一血蛊。服药百日后。大腹全消。左胁始露病根一条。如小枕状。以法激之。呕出
黑污血斗许。余从大便泄去始消。每思蛊胀不论气血水痰。总必自开一宇。如寇贼蟠据。必根据山
傍险。方可久聚。内经论五岁之积。皆有定所。何独于六腑之积久为患。如鼓胀等类者。遂谓漫
无根柢区界乎。
石顽治文学顾若雨。鼓胀喘满。昼夜不得寝食者二十余日。吾吴名医。用大黄三下不除。技
穷辞去。更一医先与发散。次用消克破气二十余剂。少腹至心下。遂坚满如石。腰胁与 中。皆
疼痛如折。亦无措指而退。彼戚王墨公邀余往诊。脉得弦大而革。按之渐小。举指复大。询其二
便。则大便八九日不通。小便虽少而清白如常。此因克削太过。中气受伤。浊阴乘虚。僭据清阳
之位而然。以其浊气上逆。不便行益气之剂。先与生料六味丸加肉桂三钱。
沉香三分。下黑锡丹二钱。导其浊阴。是夜即胀减六七。胸中觉饥。侵晨便进糜粥。但腰胯疼软。
如失两肾之状。再剂胸腹全宽。少腹反觉微硬。不时攻动。此大便欲行。津液耗竭。不能即去故
也。诊其脉。仅存一丝。改用独参汤加当归、枳壳。大便略去结块。腰痛稍可。少腹遂和。又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