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温寒气。

  赵嗣真云。仲景发汗汤剂。各分轻重不同。至少阴发汗二汤。其第一证。以少阴本无热。今发热。故云反也。盖发热为邪在表而当汗。又兼脉沉。属阴而当温。故以附子温经。麻黄散寒。而热须汗解。故加细辛。是汗剂之重者。第二证。既无里寒之可温。又无里热之可下。求其所以用麻黄附子之义。则是脉亦沉。方可名曰少阴病。身亦发热。方行发汗药。又得之二三日。病尚浅。比之前证亦稍轻。故不重言脉证。而但曰微发汗。所以去细辛加甘草。是汗剂之轻者。

  又云。四逆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二汤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脉经曰。风伤阳。寒伤阴。少阴受病。则得之于寒。二三日以上。寒极变热之时。

  热烦于内心中烦。不得卧也。与黄连阿胶汤。扶阴散热。

  卷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黄连阿胶汤方第八十七

  黄连(四两味苦寒) 黄芩(一两味苦寒) 芍药(二两味酸平) 鸡子黄(二枚味甘温) 阿胶(三两味甘温)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者。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有余。以苦除之。黄芩黄连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黄阿胶之甘。以补血。酸、收也。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客热。则口燥舌干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无热也。背为阳。背恶寒者。

  阳气弱。阴气胜也。经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灸之。助阳消阴。与附子汤。温经散寒。

  卷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附子汤方第八十八

  附子(二枚去皮味辛热) 茯苓(三两味甘平) 人参(二两味甘温) 白术(四两味甘温) 芍药(三两味酸平)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缓之。茯苓人参白术之甘。以补阳。酸以收之。

  芍药之酸。以扶阴。所以然者。偏阴偏阳则为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

  王宇泰云。背恶寒者。阴寒气盛。此条是也。又或阳气内陷。有背微恶寒者。经所谓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是也。一为阴寒气盛。

  一为阳气内陷。当于口中润燥辨之。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少阴肾水而主骨节。身体疼痛。肢冷。脉沉者。寒成于阴也。身疼。骨痛。若脉浮。

  手足热。则可发汗。此手足寒。脉沉。故当与附子汤温经。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阳病。下利便脓血者。胁热也。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下焦不约而里寒也。与桃花汤。固下散寒。

  卷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桃花汤方第八十九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味甘温) 干姜(一两味辛热) 粳米(一升味甘平)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涩可去脱。赤石脂之涩。以固肠胃。辛以散之。干姜之辛。以散里寒。粳米之甘。以补正气。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满。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二三日以至四五日。寒邪入里深也。腹痛者。里寒也。小便不利者。水谷不别也。

  下利不止。便脓血者。肠胃虚弱。下焦不固也。与桃花汤。固肠止利也。

  吴氏云。凡下血。便脓血。有阴阳冷热之不同。古人云。见血无寒。又言血得热而行。此大概之言也。

  略曰。阳证内热。则溢出鲜血。阴证内寒。则下紫黑如豚肝也。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下焦血气留聚。腐化则为脓血。刺之以利下焦。宣通血气。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吐利手足厥冷。则阴寒气甚。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与吴茱萸汤。助阳散寒。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