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王于夏而脉洪。肺西方金。王于秋而脉浮。

  肝东方木。王于春而脉弦。此为经常。铢分之不差也。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

  人身之脉。计长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一呼一吸为一息。脉行六寸。一日一夜。漏水下百刻。人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五十度周于身。则一刻之中。人一百三十五息。脉行八丈一尺。水下二刻。人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也。脉经之行。终而复始。若循环之无端也。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脉经之始。从中焦注于手太阴寸口。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周身。复还至于寸口。

  寸口为脉之经始。故以诊视虚实焉。经曰。虚实死生之要。皆见于寸口之中。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风伤阳。故脉浮虚。寒伤阴。故脉牢坚。蓄积于内者。谓之水蓄。故脉沉潜。支散于外者。谓之支饮。故脉急弦。动则阴阳相搏。相搏则痛生焉。数为阳邪。气胜阳胜。

  则热烦焉。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脉与病不相应者。必缘传变之所致。三部以候五脏之气。随部察其虚实焉。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太过不及之脉。皆有邪气干于正气。审看在表在里。入腑入脏。随其所舍而治之。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难经曰。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以脉随呼吸而行。故言脉之头也。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

  名曰内实外虚也。

  外为阳。内为阴。内经曰。来者为阳。去者为阴。是出以候外。入以候内。疾为有余。有余则实。迟为不足。不足则虚。来疾去迟者。阳有余而阴不足。故曰内虚外实。

  来迟去疾者。阳不足而阴有余。故曰内实外虚。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患若发热。身体疼。病患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

  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望以观其形证。问以知其所苦。脉以别其表里。病苦发热身疼。邪在表也。当卧不安。而脉浮数。今病患自卧而脉沉迟者。表邪缓也。是有里脉。而无表证。则知表邪当愈也。

  王三阳云。亦有病与脉相反者。必自卧方瘥。

  假令病患云。腹内卒痛。病患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

  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腹痛者。里寒也。痛甚。则不能起。而脉沉细。今病患自坐。而脉浮大者。里寒散也。是有表脉而无里证也。则知里邪当愈。是望证、问病、切脉。三者相参而得之。

  可为十全之医。针经曰。知一为上。知二为神。知三神且明矣。

  王三阳云。腹痛诸因不同。亦有其脉自浮大者。必自坐方愈。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患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患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

  脉下和。处言已愈。

  发热烦极。则不能静卧。今向壁静卧。知热已去。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盖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诈病者非善人。以言恐之。使其畏惧则愈。医者意也。此其是欤。

  师持脉。病患欠者。无病也。

  针经曰。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欠。阴阳不相引则病。阴阳相引则和。

  是欠者无病也。

  脉之。呻者、病也。

  呻为呻吟之声。身有所苦则然也。

  言迟者。风也。

  风客于中。则经络急。舌强。难运用也。

  摇头言者。里痛也。

  里有病。欲言则头为之战摇。

  行迟者。表强也。

  表强者。由筋络引急。而行步不利也。

  坐而伏者。短气也。

  短气者。里不和也。故坐而喜伏。

  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

  内经曰。腰者、身之大关节也。腰痛。为大关节不利。故坐不能正。下一脚。以缓腰中之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