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
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
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中风。是伤寒或中风也。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而气内陷也。下利日
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者。下后里虚胃弱也。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得安者。胃
中空虚。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以攻表。加甘草以补虚。前以汗后胃虚。是外伤阳气。
故加生姜。此以下后胃虚。是内损阴气。故加甘草。



<目录>卷四\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篇名>甘草泻心汤方第六十一

属性: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氏云。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陷胸汤为直达之剂。塞而不通。否而不
泰。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痞与结胸。有高下焉。邪结在胸中。故曰陷胸。留邪在
心下。故曰泻心。
沈亮宸云。半夏泻心。甘草泻心。皆下后伤真气之过也。生姜泻心。因于食。大黄
泻心。因于热。附子泻心。因于寒。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
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
当利其小便。
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攻之。则痞
已。医复以他药下之。又虚其里。致利不止也。理中丸。脾胃虚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
下焦虚。故与之。其利益甚。圣济经曰。滑则气脱。欲其收也。如开肠洞
泄。便溺遗失涩剂所以收之。此利由下焦不约。与赤石脂禹余粮汤。以涩洞泄。下焦主
厘清浊。下利者。水谷不分也。若服涩剂而利不止。当利小便以分其气。



<目录>卷四\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篇名>赤石脂禹余粮汤方第六十二

属性:赤石脂(一斤碎味甘温) 禹余粮(一斤碎味甘平)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之。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
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虚烦。脉甚微。为正气内虚。邪气独在。至
七八日。正气当复。邪气当罢。而心下痞。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者。正气内虚而
不复。邪气留结而不去。经脉动惕者。经络之气虚极。久则热气还经。必成痿弱。
伤寒发
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大邪虽解。以曾发汗吐下。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与
旋复代赭石汤。降虚气而和胃。



<目录>卷四\辨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

<篇名>旋复代赭石汤方第六十三

属性:旋复花(三两味咸温) 人参(二两味甘温) 生姜(五两切味辛温) 半夏(半
升洗味辛温) 代赭石(一两味苦寒)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甘草(三两炙味甘平)
上件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硬则气坚。咸味可以软之。旋复之咸。以软痞硬。虚则气浮。重剂可以镇之。代赭
石之重。以镇虚逆。辛者散也。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甘者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
甘。以补胃弱。
娄氏云。病解后。心下痞硬。噫气。若不下利者。此条旋复代赭石汤也。若下利者。
前条生姜泻心汤也。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前第三卷十六证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与此证治法
同。汗下虽殊。既不当损正气。则一邪气所传既同。遂用一法治之。经所谓若发汗。若
下若吐后是矣。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

人参汤主之。
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里虚协热。遂利不止。而心下
痞。若表解而下利。心下痞者。可与泻心汤。若不下利。表不解。而心下痞者。可先解
表而后攻痞。以表里不解。故与桂枝人参汤。和里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