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牡脏。小肠为之使。今邪甚下行。格闭小肠。使正气不通。故不得尿。名曰关格。脉
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今关格正气不通。加之头有汗者。则阳气不得下通而上脱
也。其无汗者。虽作关格。然阳未衰。而犹可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
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
难治也。
轻虚浮曰毛。肺之平脉也。缓迟者。脾之脉。脾为肺之母。以子母相生。故云皆愈。
数者。心之脉。火克金。为鬼贼相刑。故剧。肺主皮毛。数则为热。热客皮肤。留而不
去。则为痈疡。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
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
金来
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当春时。反见秋脉。为金气乘木。肺来克肝。夺王脉而见。至秋肺王。肝气则绝。故
知至秋死也。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肥人肌肤浓。其脉当沉。瘦人肌肤薄。其脉当浮。今肥人脉反浮。瘦人脉反沉。必
有邪气相干。使脉反常。故当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
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脉经曰。阳生于寸。动于尺。阴生于尺。动于寸。寸脉下不至关者为阳绝。不能下
应于尺也。尺脉上不至关者为阴绝。不能上应于寸也。内经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此阴阳偏绝。故皆决死。期以月节克之者。谓如阳绝死于春夏。阴绝死于秋冬。
师曰。脉病患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省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
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脉者。人之根本也。脉病患不病。为根本内绝。形虽且强。卒然气绝。则眩晕僵仆
而死。不曰行尸而何。人病脉不病。则根本内固。形虽且羸。止内虚尔。谷神者。谷气
也。谷气既足。自然安矣。内经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问曰。翕奄沉。名曰关尺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滑何
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
内汗出。阴下湿也。
脉来大而盛。聚而沉。谓之翕奄沉。正如转珠之状也。沉为脏气。故曰纯阴。翕为
腑气。故曰正阳。滑者。阴阳气不为偏胜也。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者。当阳部见阴脉。
则阴偏胜而阳不足也。阳明胃脉。胃中阴多。故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者。当阴部见阳
脉。则阳偏胜而阴不足也。以阳凑阴分。故曰阴实。股与阴。少阴之部也。今阳热凑阴。
必熏发津液。泄达于外。股内汗出。而阴下湿也。
王宇泰云。翕奄沉三字。状得滑字最好。夫翕者、合也。奄者、忽也。当脉气合聚
而盛之时。奄忽之间。即已沉去。是名滑也。仲景恐人误认滑为沉。故下文又曰。滑
者。紧之浮名也。曰沉。曰浮。若异而同。观上文紧者如转索无常也一句。则知浮为
转索无常之浮。非轻手便得有常之名也。沉为翕奄之沉。非重取乃得一定之说也。仲景
下字。具有史笔。不可草草看过。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
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金匮要略曰。寒令脉急。经曰。诸紧为寒。
王宇泰云。阳舒缓。阴缩急故也。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
高者。暴狂而微。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卫为阳气。卫盛而
暴狂者。阴不胜阳也。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
气盛为狂者。气盛于外也。
王宇泰云。如脉来浮而有力是也。
荣气盛。名曰章。
章者、暴泽而光。荣者、血也。荣华于身者也。荣盛。故身暴光泽也。
张卿子云。此章字。责其暴着也。成注暴泽而光。安得为病脉。
高章相搏。名曰纲。
纲者、身筋急脉直。荣卫俱盛。则筋络满急。
王宇泰云。纲总也。
张卿子云。总满盈也。以荣卫俱盛。正与下损字反。
卫气弱。名曰 。
者、心中气动迫怯。卫出上焦。弱则上虚。而心中气动迫怯也。
荣气弱。名曰卑。
卑者、心中常自羞愧。针经曰。血者、神气也。血弱则神弱。故常自羞愧。
王宇泰云。如按之沉而无力是也。
张卿子云。高者、卫盛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