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脐 下。
手足心。共七处。每一处凡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红赤为度。须臾自通。不然则无生意。
一论小儿小便不通者。膀胱火盛也。
\x神通散\x 小便闭涩不堪言。为用儿茶末一钱。 蓄煎汤来送下。霎时溲便涌如泉。
一治小便不通。腹胀欲死。野地蒺藜子。不拘多少。焙黄色为末温酒服。立通。
又方。用火麻仁烧灰。酒调服。
一论小儿大便不通者。脏腑有毒也。小儿风与热滞。留蓄上焦。胸膈高起。大便不通。
\x没药散\x 没药 大黄 枳壳(炒) 桔梗(各二钱) 木香 甘草(炙各一钱)
上锉。每二钱。姜三片。水煎服。
一治新生小儿两三日不大小便。用葱汁、人乳各半调匀。抹在口中。同乳带下即通。
一掩脐法。治小儿大小便不通。取连根葱白一茎。生姜一块。淡豆豉二十粒。盐一小匙 同研烂捏作饼子。贴于脐中。烘热贴之。用绢帛托之。良久气透目通。不通再易一饼。
\x二妙散\x 六七月间。寻牛粪中有蜣螂。不拘多少。用线穿起。阴干收贮。用时取一个要全者。放 净砖 上。四面以灰火烘干。以刀从腰切断。如大便闭。用上半截。小便闭。用下半截。二便俱闭 全用。为细末。新汲水调服。
<目录>卷八\初生杂症论<篇名>水肿属性:一论小儿肿满。土亏水旺也。并四肢肿满。阴水阳水皆可服。
\x加味五皮散\x 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一钱) 加姜黄、木瓜各一钱。锉散。水 煎服。一方。去五加皮。加陈皮、桑白皮。
一治小儿诸般肿胀。黑牵牛半生半熟。取头细末。每服一二匙。桑白皮煎汤磨木香汁调 服。
<目录>卷八\初生杂症论<篇名>黄胆属性:一论小儿黄胆。寒热呕吐而渴。或饮冷水。身体面目俱黄。小水不利。不得安卧。不思 饮食。
\x茯苓渗湿汤\x 茯苓 茵陈 山栀 黄连 黄芩 防己 白术 苍术 陈皮 青皮 枳壳 猪 苓(各二钱) 泽泻(二钱)
水煎。渐渐温服。如小便不通。加木通。如伤食不思饮食。加神曲、麦芽、砂仁。
<目录>卷八\初生杂症论<篇名>汗症属性:一论小儿盗汗。寒热往来。胡黄连、柴胡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每一丸至三丸。用酒少许化开。更入水五分。重汤煮二三十沸。放温。食后和渣服之。
一治小儿虚汗。或心血液盛。亦发为汗。此药收敛心气。
新罗人参 川当归(各三钱)
上细锉。用雄猪心一个。切三片。每服二钱。猪心一片。井水一盏半煎。食前。作两次 服。
一治小儿盗汗。因食生冷之物过多。或热水淘饭。大能损土。为水之所伤。则不能制其 津液。故成汗自出也。
牡蛎( 二钱) 黄 (蜜炙) 生地黄(各一两)
锉散。水煎服。
一治小儿盗汗。用五倍子为末。津液调涂脐中。一宿即止。
又方。用何首乌为末。津液调涂亦效。
<目录>卷八\初生杂症论<篇名>解颅属性:一论小儿解颅者。生下囟门不合也。长必多愁少笑。目白睛多。面色 白。肢体消瘦。
皆肾虚也。
一治小儿颅开解。头缝不合。此乃肾气不成。肾主骨髓。脑为髓海。肾气不胜。所以脑 髓不 足。故不能合。丹溪治解颅以八物汤。有热。加酒炒黄连、黄芩、甘草。水煎服。外用布帛 紧束。又以白芨末敷之。
\x人参地黄丸\x 人参(二钱) 怀熟地黄(四钱) 嫩鹿茸 山药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 山茱萸(酒蒸 去核各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用人参煎汤研化。食远服。
<目录>卷八\初生杂症论<篇名>鹤节属性:一论小儿鹤节。因气血不充。故肌瘦薄。骨节呈露。如鹤之膝。
\x当归地黄丸\x 怀熟地黄(酒蒸八钱) 山茱萸(酒蒸去核) 干山药 泽泻(去毛) 牡丹皮(去梗) 白茯 苓(去皮) 当归(酒洗各二钱) 一方。加鹿茸酥炙。牛膝去芦酒洗。各二钱。
上为细末。炼密为丸。如芡实大。每用热水研化。食前服。仍以天南星炮去皮脐。研细 末。入米醋调。敷绢帛上烘热。贴之。亦良法。
<目录>卷八\初生杂症论<篇名>行迟属性:一论小儿行迟。肝肾虚弱。骨髓不充。不能行步。
\x加味地黄丸\x 怀熟地黄(八钱) 山药(四钱) 山茱萸(酒蒸去核四钱)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 泽泻 (各三钱) 嫩鹿茸(酥炙二钱) 怀牛膝(去芦酒浸二钱) 五加皮(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一钱。空心。盐汤送下。
一论小儿禀受元气不足。颅囟开解。肌肉消瘦。腹大面肿。语迟行迟。手足如筒。神色 昏慢。牙齿生迟诸虚。
\x调元散\x 干山药(五钱) 人参 白茯苓(去皮) 白茯神(去皮木各二钱) 白术(去芦二钱) 石 菖蒲(一钱) 白芍药(炒) 熟地黄 当归 川芎 黄 (蜜炙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