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55-寿世保元-第12页

。其说虽妄。其方乃是。由不知造化变通之理。
宜乎认是而作非也。学不明而欲为医。难矣哉。闭。大便涩滞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
肝木生风。风能胜湿。湿能耗液故也。身热恶寒。邪热在表而反恶寒也。故仲景治伤寒之法 以麻黄汤汗之。或曰寒在皮肤。则热在骨髓。热在皮肤。则寒在骨髓。此说非也。战栗。
谓火热过极。反兼水化制之。故战栗而动摇也。伤寒日深。大汗欲出。必先战栗。热极故也 人恐惧而战栗者。恐则伤肾。水衰故也。惊。心卒动而不宁也。惑。疑惑而志不一也。
悲 谓心血热甚。则凌肺金。金不受制。故发悲哭也。悲哭而涕泪俱出者。如火炼金。反化为 水也。是以肝热盛则出泣。心热盛则出汗。脾热盛则出涎。肺热盛则出涕。肾热盛则出唾。
犹夏热太盛。则林木流津也。笑。心火热甚。喜志发也。或以轻手扰人胁肋 腋。令痒而笑 者。扰乱动摇。火之化也。谵。多言也。心热神乱。则语言妄出也。妄。狂妄也。心热神昏 则目有所见也。衄 血汗。谓鼻出黑血也。
<目录>卷一\六气为病<篇名>湿类属性:诸痉强直。积饮痞隔中满。吐下霍乱。体重 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太阴湿土。
乃脾胃之气也。
痉。 也。强直。谓项强也。太阳经中湿。则令人项强。有汗者曰阴痉。仲景所谓柔痉 是也 无汗者曰阳痉。仲景所谓刚痉是也。积饮。谓留饮也。痞。否也。谓气不升降也。如否卦 阳在上。阴在下。则天地闭塞矣。隔。阻滞也。肠胃湿甚。则传化失常也。中满。土位中央 湿则令人中焦满也。吐下霍乱。谓肠胃湿饮相兼故也。体重。清阳为火。浊阴为地。湿土 为病。体重宜也。 肿。湿胜于下也。肉如泥按之不起。湿胜于身也。
<目录>卷一\六气为病<篇名>火类属性:诸热瞀 暴喑。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 肿疼酸。气逆冲上。禁栗如丧神守。嚏 呕。
疮疡喉痹。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 。暴病暴死。皆属于火。少阳 相火。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
瞀。昏也。君火化同。 。热令肌肉跳动也。暴喑。卒哑也。心火热盛。上克肺金。不 能发 声也。冒昧。昏愦也。躁扰。谓热盛于外。手足不宁也。狂越。谓乖越礼法而失常也。经曰 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詈不避亲疏。热极故也。骂詈。言之恶也。水数一道近而善。火 数二道远而恶。心火热极。则发恶言也。惊骇。君火化同。 肿。热胜于内也。疼酸酸疼者 由火胜制金。不能平木故也。气逆冲上。火气热。炎上也。禁栗如丧神守。栗战栗也 禁。冷也。丧神守。火极而似水化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呕。疮疡。君火化同 喉痹。热客上焦而咽嗌肿也。耳鸣。热冲听户。耳中作声也。聋。水衰火盛。气道闭塞。
耳不闻声也。微则可治。久则难通。呕涌溢。食不下。胃膈热盛。火气炎上之象也。目昧不 明。五脏热极。则目昏不能视物也。暴注。卒泻也。君火化同。 。惕跳而肉动也。暴病 暴死。火性疾速故也。由其平日饮食衣服。性情好恶。不循其宜。而失其常。久则气变兴衰 而为病也。盖因肾水衰虚。心火暴盛。水不能制之。热气怫郁。心神昏冒。则筋不用。卒倒 而无所知也。若热甚至极则死。微则发过如故。俗云暗风。若血气郁结。不得宣通。郁极乃 发。若一侧得通利。则痞者痹而瘫痪也。
<目录>卷一\六气为病<篇名>燥类属性: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涩。遍身涩滞。不滑泽也。枯。不荣生也。涸。不流通也。干。不滋润也。劲。不柔和 也。皴揭。皮肤开裂也。
<目录>卷一\六气为病<篇名>寒类属性: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 瘕 疝。坚痞腹满急痛。下痢清白。食已不饥。吐利 腥秽 屈伸不变。厥逆禁固。皆属于寒。足太阳寒水。乃肾与膀胱之气也。至上下所出水液。澄 澈清冷。如天气寒。则水自然澄清也。
。气聚之积。或聚或散。无有常处也。瘕。血积之块。盖由女子月水沉滞。久而成瘕 也。
经曰。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虚瘕为沉。然则血瘕亦有热者也。当以标本明之。 疝。足厥阴 经受寒。则阴肿也。坚痞腹满急痛。如水寒则冰。坚硬如地也。下痢清白。水寒则清而明白 也。食已不饥。胃热能消谷。寒则不能消谷。虽已而亦不饥也。吐利腥秽。寒水甚而制火。
则不能平金。肺金自盛。故水腥也。屈伸不变。厥逆禁固。谓手足蜷挛而冷也。
<目录>卷一<篇名>亢则害承乃制体用说属性:夫气淫太过。曰亢则害。物极而得复。则曰承乃制也。盖阴阳互藏平气以为和。五行偏 胜而 为眚。轩岐法则天地。把握阴阳。人禀太极全体至理而生成者也。故内经所言君火之下。阴 精承之者。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木气之下。金气承之。水气之下。土气承之。土气之下。木 气承之。谓土必克水。以水之子木也。承于土之下。此乃先天和平之配偶耳。
经言亢则害承乃制者。谓其亢之为害。必得受害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