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温。徐徐投下。不必尽剂。吐。如吐不止。煎葱白汤咽三五口。立解
如不吐。再加服之。如服药多。不吐出涎。再饮齑汁盐汤各一二盏投之。如不出。以光钗
喉中探引。即出矣。须用白盆一个。黑盆不见涎形状。吐出青黄涎沫二三升为效。吐罢之
后。吃微温白粥一二顿。
此三圣散。汗吐下三法俱行。防风发汗。瓜蒂下泄。藜芦涌吐。凡用法则禁忌症候。小
者勿
服。病久虽合吐。勿服。吐血人勿服。主病不正勿服。众口不能正勿服。先正病患心神。居
净室中。善侍病者一二人。温克和柔。善诱病患则妙矣。提防吐后眩晕。跌扑呼叫。病患既
吐必损津液作渴。与冰水及新水。降心火。勿食热物。
一论诸风螈 。不能言语。怔忡健忘。恍惚去来。头目眩晕。胸中烦郁。痰涎壅塞。精
神昏
倦。心气不足。神志不宁。惊恐忧惨。虚烦少睡。或发癫狂。小儿惊痫风搐。大人暗风羊癫
风癫。发叫如雷。其效如神。
\x千金保命丹\x 侍御何中寰经验。
朱砂(二钱) 珍珠(一钱) 胆星(三钱) 甘草 麻黄(去根节) 白附子(炮) 雄黄
薄荷(
各一钱) 防风 琥珀 金箔 牛黄(各一钱) 僵蚕(炒) 犀角 麦门冬(去心)
枳壳(去y) 桔梗(去芦) 地骨皮 神曲(炒) 白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 人参(各三钱)
远志(去心三钱) 柴胡(三钱) 天麻(一钱) 胆矾(一钱七分) 冰片(少许) 黄芩(七钱)
麝香(少许) 紫河车(七钱) 天竺黄(一钱) 荆芥(七钱) 蝉蜕(一钱七分) 川芎 牙皂
(各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用蜡包裹。用时取开。每服一丸。薄荷煎
汤磨化下。不拘时服。忌猪羊肉虾米胡桃动风之物。
一参伯王 庵公子。患痫七年。诸医罔效。召余治。以追风祛痰丸、安神丸。二丸兼进
半年而愈。
逾四年未发。复因不善保守。病发如前。差役复求余治。余以此方制药一料。投之辄效。迄
今数年不发。气体已撤消矣。余因此方治痫屡验。故名曰
\x医痫无双丸\x
南星(一两) 半夏(一两二味用白矾皂角生姜煎汤浸一日夜透切片随汤煮干去矾皂姜不
用)
川芎(三钱) 归身(酒洗) 软石膏(各一两) 天麻(七钱) 僵蚕(五分) 生地黄(酒炒
一两
)荆芥穗(五钱) 辰砂(五钱) 川独活(五钱) 乌犀角(五钱) 白茯苓(去皮)
参(各
一两)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麦冬(去心) 白术(去芦油) 陈皮(去白各五钱) 酸枣
仁(炒
五钱) 黄芩(三钱) 川黄连(去毛五钱) 白附子(煨) 珍珠 甘草(各三钱) 金箔(
三十片)
上为细末。好酒打稀糊为丸。如梧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送下。最能
祛风化痰。降火补益。养血理脾。宁心定志。轻者半料奏效。重者全料。
一儿十五岁。御女后。复劳役。考试失意。患痫症三年矣。遇劳则发。用十全大补汤。

味归脾汤之类。更以紫河车生研如膏。入蒸糯米饭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三四服而
痊。后患遗精。盗汗发热。仍用前药。及六味丸而愈。此方治痫。不拘老幼皆效。
\x清心滚痰丸\x 治诸风癫痫有殊效。
一治惊痫方。
白矾(一两半生半枯) 荆芥穗(二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目录>卷五

<篇名>健忘

属性:夫健忘者。陡然而忘其事也。尽心力思量不来。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盖主于
心脾二
经。心之官则思。脾之官亦主思。此由思虑过度。伤心则血耗散。神不守舍。伤脾则胃气衰
惫。而疾愈深。二者皆主人事。则卒然而忘也。盖心主血。因而少而不能养其真脏。或停饮
而气郁以生痰。气既滞。脾不得舒。是病皆作。治之必须先养其心血。理其脾土。凝神定智
之剂。日以调理。亦当以幽闲之处。安乐之中。使其绝于忧惫。远其六欲七情。如此渐安矣
一论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血妄行。或吐或下。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发热盗汗。
或心
脾伤痛。嗜卧少食。大便不调。或血虚发热。或肢体重痛。妇人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或晡
热内热。瘰 流注。不能消耗溃敛。或思虑伤脾。而作疟痢。
\x归脾汤\x 主方。
人参(三钱) 黄 (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当归(三钱) 远志(一钱
甘草水泡去心) 龙眼肉(十枚) 酸枣仁(三钱炒) 木香(八分) 甘草(六分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