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此方。药性中和。专理心脾。气弱神昏。体倦多困少力。饮食不进。中满痞噎。心
忪上喘。呕吐泻痢等症。久服养气育神。醒脾益胃。扶正辟邪。
\x参苓白术散\x
人参(一钱) 白术(去芦一钱) 白茯苓(去皮七分) 白扁豆(炒一钱) 山药(一钱)
莲肉(去心皮七粒) 桔梗(去芦七分) 薏苡仁(一钱) 砂仁(五个) 甘草(炙四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一论凡遇劳行辛苦。用力过多。即服此二三剂。免生内伤发热之病。
\x补气汤\x
嫩黄 (蜜水炒一钱半) 人参 白术(去芦炒) 陈皮 麦门冬(去心各二钱) 五味子(
十粒) 甘草(炙七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劳倦甚者。加附子五分。
一论凡遇劳心思虑。损伤精神。头目昏眩。心虚气短。惊悸烦热等症。
\x补血汤\x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白茯苓(去皮木) 酸枣仁(炒) 麦门冬(去心各一钱) 人
参(一钱二分) 川芎(六分) 怀熟地黄(二钱) 陈皮 栀子(炒各五分) 五味子(十五
粒) 甘草(炙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一论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四肢沉重。食后昏沉。怠于动作。嗜卧无力。
\x补胃汤\x
黄 (蜜炒二钱) 人参(五分) 甘草(炙二钱) 当归(五分) 神曲(炒七分) 柴胡(三
分) 升麻(二分) 苍术(米泔浸一钱) 青皮(去y五分) 黄柏(酒炒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一论病后元气虚弱。脾胃亏损。此药补气和血。健脾理胃。进美饮食。壮健身体。充实
四肢。清火化痰。解郁顺气。
\x参苓白术丸\x
人参(一两) 白术(去芦土炒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一两) 怀山药(炒一两) 白扁豆(
姜汁炒一两) 桔梗(去芦一两) 薏苡仁(炒一两) 莲肉(去心皮二两) 陈皮(一两)
半夏(汤泡姜汁炒一两) 砂仁(五钱) 黄连(姜汁炒一两) 神曲(炒一两) 香附(童便
炒一两) 白芍(酒炒一两) 当归(酒炒二两) 甘草(炙五钱)
上为末。姜、枣煎服。打神曲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后。米汤下。加远志去心
一两亦妙。
一论此方养元气。健脾胃。生肌肉。润肌肤。益血秘精。安神定志。壮筋力。养精神。
进饮食之上品也。又治虚劳瘦怯。泄泻腹胀。肿满喘嗽等症。
\x阳春白雪糕\x
白茯苓(去皮) 怀山药 芡实仁 莲肉(去心皮各四两共为细末) 陈仓米(半升) 糯米
(半升) 白砂糖(一斤半)
上先将药米二味。用麻布袋盛放甑内。蒸极熟取出。放簸箕内。却入白砂糖同搅极匀。
揉作一块。用小木印印作饼子。晒干收贮。男妇小儿任意取食。妙不可言。
一秀才劳役失宜。饮食失节。肢体倦怠。发热作渴。头痛恶寒。误用人参败毒散。痰喘
昏愦
扬手掷足。胸膈发斑。如蚊所咬。余用补中益气汤。加姜、桂、麦门、五味补之而愈。
一男子发热烦渴。时或头痛。因服发散药。反加喘急腹痛。其汁如水。昼夜谵语。余意

劳伤元气。误汗所致。其腹必喜手按。询之果然。遂与十全大补汤。加附子一钱。服之熟睡
唤而不醒。举家惊惶。及觉。诸病顿退。再剂而痊。凡人饮食劳役。起居失宜。见一切火
症。悉属内真寒而外假热。故肚腹喜暖。口畏冷物。此乃形气病气。俱属不足。法当纯补元
气为善。
一人因劳役失于调养。忽然昏愦。此元气虚火妄动夹痰而作。急令灌童便。神思渐爽。
更用
参、 各五钱。芎、归各三钱。玄参、柴胡、山栀、炙草各一钱。服之稍定。察其形倦甚。
又以十全大补汤。加五味、麦门治之而安。凡人元气素弱。或因起居失宜。或因饮食劳倦。

因用心太过。致遗精白浊。自汗盗汗。或面热晡热潮热发热。或口干作渴。喉痛舌裂。或胸
乳膨胀。胁肋作痛。或头颈时痛。眩晕
目花。或心神不宁。寤而不寐。或小便赤涩。茎中作痛。或便溺余滴。脐腹阴冷。或形容不
充。肢体畏寒。或鼻气急促。或更有一切热症。皆是无根虚火。但服前汤。固其根本。诸症
自息。若攻其风热。则误矣。一人面如血红发热。终日不食。沉困。相火冲上。予以补中益
气汤煎半碗。童便半碗。合而服之。日进五服而愈。
一论大凡大病后。谷消水去。精散卫亡。多致便利枯竭。实当补中益气为主。盖为中州
浇灌
四旁。与胃行其津液者也。况大肠主津。小肠主液。亦皆禀受于胃。胃气一充。津液自行矣
燥甚者。则当以辛润之。以苦泄之。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