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54-寿世传真-第17页

处也。位居下,背脊第十四椎,
对脐,附腰。
属水,旺于冬十、十一月,色主黑。咸味入肾。外通窍于耳。出汁液为津唾。在七情主欲,在身 主骨与齿。所藏者精,所恶者燥。
面色黑悴者,肾竭也,齿动而疼者,肾炎也。耳闭耳鸣 者,肾虚也。目睛内瞳子昏者,肾亏也。阳事痿而不举者,肾弱也。
肾有病,腰中痛,膝冷脚疼或痹,蹲起发昏,体重骨酸,脐下动风牵动,腰低屈难伸。
<目录>修养宜堤防疾病第七<篇名>养生以保脾胃为主属性:人以水谷为生,故脾胃为养生之本。故东垣《脾胃论》曰∶历观《内经》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 充足,皆由胃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一有所伤,而元气亦不能充,此诸病之所由生也。即如脏腑 脉候,无不皆有胃气,胃气若失,便是凶候。如凡气短气夺而声哑喘急者,此肺脏之胃气败也。神魂失 守,昏昧日甚,而畏寒异常者,此心脏之胃气败也。躁扰烦剧,囊缩茎强,而恐惧无已者,此肝胆之胃 气败也。胀满不能运,饮食不能入,肉脱,痰壅,而服药不应者,此脾脏之胃气败也。关门不能禁,水 泉不能化,热蒸不能退,骨痛之极不能解者,此肾脏之胃气败也。胃强则皆强,胃弱则皆弱。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所以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
缪仲淳《经疏》曰∶脾为土脏,胃为之腑,乃后天元气之所自出。胃主纳,脾主消,脾亏则不能消,
胃弱则不能纳。饮食少,则后天元气无自而生,精血坐是不足也。《经》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节其 起居,适其寒温。此至论也。然其要,一在戒暴怒,使肝无不平之气,肝木和,则不贼脾土矣。一在养 真火。命门者,火脏也,乃先天元气之 所寄,即道家所谓祖气,医家所谓真阳气、真相火也。此真阳真火,每当子后一阳生。生即上升,
过中焦、经脾胃则能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由膀胱气化 而出,是谓清升浊降,此无病之常也。常人之壮者有三∶一者禀赋原浓;二者保啬精神,不妄丧 失∶三者志气无所拂郁,则年虽迈而犹壮也。苟不慎摄生之道,多欲以伤肾,子后一阳不以时生 ,不能上升腐化水谷,是火不生土,而脾胃因之日弱也。
又曰∶脾胃由寒湿生痰,或饮啖过度,好食油面猪脂,浓浓胶固,以致脾气不利,壅滞为患 。或不思食,或腹胀、泄泻,皆痰所为。
又曰∶脾虚渐成胀满,夜剧昼静,病属阴,当补脾阴;夜静昼剧,病属阳,当益脾气。
经脉篇曰∶胃中寒则胀满。
陈无择曰∶脾虚多病湿,内因酒面积多、过饮汤液、停滞腻物、烧炙膏粱过度。
<目录><篇名>修养宜护持药物第八属性:“上古天真论”曰∶男子年过八八六十四数,先天渐失,元气寝虚,脏腑皆衰,筋骨弛懈,血脉 短促,精神耗散,肌肉无华,日就憔悴。惟借药饵扶护,以培后天。语云∶破屋修容易。此之谓也。古 圣先哲尝草以备药,治人百病,复遗 方书以利后世,诚以医药有斡旋造化之功。无如服饵者,守身不慎,致六气外侵、七情内炽、饮食众毒 暗攻,虽日进参术,犹之用兵者,锐师临阵、强寇势盛,寡不敌众,无效则谓参术无功,置而勿论,非 自贻伊芳戚乎。方书所载补益之剂甚多,或真材无处可求,或大药乏资难购,又或铺张灵应,名实不符。今 惟取平易而素尝历验者,略载数方,以备采择,既自宝以护身,兼广传而寿世。
前云慎医药戒漫尝者,以病时言也,此云备药物谨护持者,以平时言也。
\x长春至宝丹\x (服此丹能健脾开胃,进食止泻,强筋壮骨,填精补髓,活血助阳,润泽肌肤,调 和五脏,延年益寿,返老还童。凡人六十以后,急需接助,以救残衰,服此丹,至老无痿弱之症。)
鹿角胶(四两) 牡蛎粉(炒成珠) 熟地(八两) 枸杞子(四两,酒蒸) 当归(四两,酒蒸)
破故纸(四两) 牛膝(四两,酒洗) 巨胜子(四两,炒) 巴戟(四两,酒浸) 肉苁蓉(酒洗,
去鳞甲,六两) 杜仲(姜汁炒去丝,四两) 哺退鸡蛋壳(七个,炙黄,研) 鳖头(五两,蜜酥炙)
黑驴肾(一条,切片,酒煨,杵烂) 琐阳(四两,酥炙) 黄狗肾(三条,酒煨,杵烂) 人参 鸽子蛋(三十六个,煮熟入药)
先将众药磨成细末,将二肾、鸽蛋捣烂,入药拌匀,蜜丸,石臼杵千余下,做成桐子大。每服三钱。
\x老年常服精力不衰方\x 白蜜(二斤) 公猪 子油(四两) 核桃(二斤) 鸡蛋(二十个)
先将蜜熬好,猪油切烂放下,又将桃肉用水泡去皮,捣碎放下,复将蛋打开放下,滚好,随 将大碗盛贮。早晚或汤或滚水化开,任服。
\x八仙糕\x (治无病,久病,老病脾胃虚弱,精神短少等症)
人参 山药(六两) 莲肉(六两) 芡实(六两) 茯苓(六两) 糯米(七升) 早粳米(
七升) 白糖霜(二两五钱)
上将山药、参、